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1 深空探测与深空通信的发展 | 第9-11页 |
1.1.2 深空信道模型探索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1.3.1 信道容量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1.3.2 无速率编码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濒死信道的中断容量及功率分配方案 | 第16-27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濒死信道模型 | 第16-26页 |
2.2.1 固定块数、均匀功率分配下的译码失败概率 | 第18-21页 |
2.2.2 块数的优化 | 第21-23页 |
2.2.3 块数与功率分配的联合优化 | 第23-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濒死信道的无速率编码传输策略 | 第27-39页 |
3.1 引言 | 第27-28页 |
3.2 半马尔可夫濒死删除信道模型 | 第28-29页 |
3.3 编码策略 | 第29-30页 |
3.4 度分布设计及码长优化 | 第30-34页 |
3.4.1 针对线性加和度分布的启发式方法 | 第30-32页 |
3.4.2 针对码长的优化 | 第32-34页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4-37页 |
3.5.1 启发式度分布的平均恢复概率 | 第34-35页 |
3.5.2 最优码长下的平均吞吐量 | 第35-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太阳闪烁下濒死信道的中断容量及无速率编码传输策略 | 第39-51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行星聚合及太阳闪烁 | 第39-41页 |
4.2.1 行星聚合 | 第39-40页 |
4.2.2 太阳闪烁 | 第40-41页 |
4.3 时变濒死信道模型 | 第41-43页 |
4.4 译码失败概率的上下界 | 第43-47页 |
4.4.1 第一阶段:当 0≤μ≤0.3 时 | 第44-45页 |
4.4.2 第二阶段:当 0.3≤μ≤0.8 时 | 第45-46页 |
4.4.3 第三阶段:当 0.8≤μ≤1 时 | 第46-47页 |
4.5 平均吞吐量及无速率编码策略 | 第47-50页 |
4.5.1 时变濒死信道的平均吞吐量 | 第47-48页 |
4.5.2 度分布优化的启发式算法 | 第48页 |
4.5.3 每一阶段内的码长优化 | 第48-49页 |
4.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9-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