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8页 |
1.1 鱼类免疫 | 第12-13页 |
1.2 IFN与天然免疫 | 第13-14页 |
1.3 IRF(干扰素调控因子)介绍 | 第14-17页 |
1.3.1 IRF与天然免疫 | 第14页 |
1.3.2 IRF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IRF3和IRF7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1.3.4 IRF3、IRF7与鱼类天然免疫 | 第16-17页 |
1.4 青鱼 | 第17-18页 |
1.4.1 青鱼基本信息 | 第17页 |
1.4.2 国内对青鱼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4.3 对青鱼抗病毒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青鱼IRF3和IRF7的基因克隆 | 第18-44页 |
2.1 材料 | 第18-19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1.2 仪器与试剂 | 第18-19页 |
2.2 青鱼IRF3基因CDNA编码区中间片段的克隆 | 第19-25页 |
2.2.1 提取青鱼肝脏RNA | 第19-20页 |
2.2.2 c DNA的合成 | 第20-21页 |
2.2.3 β-actin检测 | 第21页 |
2.2.4 引物的设计合成 | 第21-22页 |
2.2.5 PCR扩增 | 第22页 |
2.2.6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22页 |
2.2.7 PCR产物平滑末端加A尾 | 第22-23页 |
2.2.8 PCR产物的回收 | 第23页 |
2.2.9 连接反应 | 第23页 |
2.2.10 采用热激法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第23-24页 |
2.2.11 阳性克隆检测 | 第24-25页 |
2.2.12 质粒PCR检测 | 第25页 |
2.2.13 测序鉴定 | 第25页 |
2.3 青鱼IRF3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 第25-32页 |
2.3.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5-26页 |
2.3.2 青鱼肝脏RNA的提取(见 2.2.1) | 第26-29页 |
2.3.4 青鱼IRF3的 5’RACE PCR扩增 | 第29-32页 |
2.4 青鱼IRF7基因CDNA编码区中间片段的克隆(方法同 2.2) | 第32-34页 |
2.4.1 青鱼肝脏的RNA的提取 (同 2.2.1) | 第32页 |
2.4.2 c DNA的合成(同 2.2.2) | 第32页 |
2.4.3 β-actin检测(2.2.3) | 第32页 |
2.4.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2-33页 |
2.4.5 PCR扩增 | 第33页 |
2.4.6 PCR产物平滑末端加A尾(见 2.2.7) | 第33页 |
2.4.7 PCR产物胶回收(见 2.2.6) | 第33页 |
2.4.8 连接p MD-18T载体(见 2.2.8) | 第33页 |
2.4.9 DNA片段连接p MD-18T载体(方法见 2.2.9) | 第33-34页 |
2.4.10 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方法见 2.2.10) | 第34页 |
2.4.11 阳性克隆检测及摇菌、保种和质粒提取(方法见 2.2.11) | 第34页 |
2.4.12 质粒PCR检测(方法见 2.2.12) | 第34页 |
2.4.13 质粒测序(方法见 2.2.13) | 第34页 |
2.5 青鱼IRF7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方法同 2.3) | 第34-36页 |
2.5.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4页 |
2.5.2 青鱼IRF75’RACE PCR扩增(方法同 2.3.4) | 第34页 |
2.5.3 青鱼IRF73’RACE PCR扩增(方法同 2.3.5) | 第34-36页 |
2.6 实验结果 | 第36-42页 |
2.6.1 总RNA提取结果 | 第36页 |
2.6.2 青鱼IRF3和IRF7基因c DNA序列信息 | 第36-39页 |
2.6.3 青鱼IRF3/IRF7与其他鱼类同源性分析结果 | 第39-41页 |
2.6.4 青鱼IRF3、IRF7与的进化树分析 | 第41-42页 |
2.7 讨论 | 第42-44页 |
第三章 青鱼IRF3和IRF7的基因表达 | 第44-61页 |
3.1 材料 | 第44-46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3.1.2 实验仪器、试剂和溶液配制 | 第44-4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6-55页 |
3.2.1 青鱼IRF3/IRF7开放阅读框的克隆 | 第46-47页 |
3.2.2 青鱼IRF3和IRF7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7-51页 |
3.2.3 青鱼IRF3、IRF7基因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 | 第51-54页 |
3.2.4 双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 | 第54-55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55-59页 |
3.3.1 构建青鱼IRF3与IRF7表达载体 | 第55-57页 |
3.3.2 青鱼IRF3和青鱼IRF7基因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 | 第57-58页 |
3.3.3 青鱼IRF3、IRF7双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结果 | 第58-59页 |
3.4 讨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硕士学期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