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蚕桑论文--其他蚕类论文--柞蚕(中国柞蚕)论文

基于RNA-seq研究柞蚕蛹免疫调控基因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昆虫免疫第11-12页
    1.2 昆虫的先天性免疫第12-15页
        1.2.1 体液免疫第12-14页
        1.2.2 细胞免疫第14-15页
    1.3 RNA-Seq及在昆虫学研究中应用第15-17页
        1.3.1 RNA-Seq技术第15-16页
        1.3.2 RNA-Seq在昆虫学研究中应用第16-17页
    1.4 荧光定PCR技术应用第17-18页
        1.4.1 荧光定量PCR技术第17页
        1.4.2 荧光定量PCR技术应用第17-18页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20页
    1.6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2章 柞蚕蛹生理指标的测定第21-2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2.1.1 供试昆虫和菌液第21页
        2.1.2 主要试剂第21-22页
        2.1.3 菌液的制备和柞蚕蛹的诱导第22页
        2.1.4 粗酶液取样第22页
        2.1.5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22-23页
        2.1.6 数据统计分析第2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3-26页
        2.2.1 E.coli和Bt诱导对柞蚕蛹血淋巴蛋白含量的影响第23页
        2.2.2 E.coli和Bt诱导对柞蚕蛹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23-24页
        2.2.3 E.coli和Bt诱导后对柞蚕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24-25页
        2.2.4 E.coli和Bt诱导后对柞蚕蛹粗提液抗菌活性的影响第25-26页
    2.3 讨论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不同微生物诱导柞蚕蛹RNA-Seq分析第28-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8-31页
        3.1.1 供试昆虫和菌液第28页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28-29页
        3.1.3 柞蚕蛹处理和总RNA提取第29页
        3.1.4 Illumina测序及de novo装配第29-3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3.2.1 RNA质量检测第31页
        3.2.2 测序数据质控第31-33页
        3.2.3 测序数据产量和组装结果第33-34页
        3.2.4 差异基因表达第34页
        3.2.5 差异基因GO分析第34-35页
        3.2.6 差异基因 KEGG 分析第35-37页
        3.2.7 COG注释结果统计第37-38页
    3.3 讨论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荧光定量PCR第41-4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4.1.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41页
        4.1.2 试验方法第41-43页
            4.1.2.1 总RNA的提取第41-42页
            4.1.2.2 反转录cDNA的合成第42页
            4.1.2.3 qRT-PCR第42-4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4.3 讨论第46-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柞蚕蛹免疫基因克隆与分析第49-62页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9-51页
        5.1.1 试验材料第49页
        5.1.2 试验方法第49-51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1-59页
        5.2.1 柞蚕FADD基因序列分析第51-53页
        5.2.2 柞蚕c-lectin基因序列分析第53-55页
        5.2.3 柞蚕hemolin基因序列分析第55-56页
        5.2.4 柞蚕β-attcin基因序列分析第56-57页
        5.2.5 柞蚕gloverin基因序列分析第57-58页
        5.2.6 柞蚕IMD基因序列分析第58-59页
    5.3 讨论第59-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79页
附录第79-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TiO2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蛋白合成的影响
下一篇:中国四种熊蜂的生物学特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