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信息化解策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7-19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框架第18-19页
    1.4 创新之处第19-20页
2 网络舆情与信息化解策略概述第20-23页
    2.1 网络舆情的含义第20-21页
        2.1.1 舆情的内涵第20页
        2.1.2 重大网络舆情第20-21页
    2.2 信息化解的概念第21页
    2.3 网络舆情与信息化解的关系第21-23页
3 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现状第23-28页
    3.1 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发生的范围逐渐扩大第23-24页
    3.2 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对国家政局产生一定的影响第24页
    3.3 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促进信息管理进入法制性轨道第24-25页
    3.4 政府积极发布信息,公开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本质第25-26页
    3.5 具有代表性的网民对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影响较大第26页
    3.6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使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信息具有私密性第26-28页
4 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信息化解存在的问题第28-33页
    4.1 政府应对的态度被动、速度滞后第28-29页
    4.2 环境和技术的制约第29页
    4.3 运作人员素质亟待提升第29-30页
    4.4 不同区域信息接受者存在差异第30页
    4.5 机制体制滞后,缺乏法律保障第30-31页
    4.6 相关经验总结不足第31-33页
5 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信息化解策略第33-38页
    5.1 加强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信息引导第33页
    5.2 政府成为意见领袖,加强联动机制第33-34页
    5.3 提升网民素质,提高道德修养第34-35页
    5.4 扩大网络使用的范围,提高计算机技术第35页
    5.5 利用政府的服务性功能,开设网民诉求通道第35-36页
    5.6 完善和制定网络舆情信息法律第36页
    5.7 总结相关经验,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第36-38页
6 实证分析——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第38-43页
    6.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从发生到结束的五个阶段第38-42页
        6.1.1 第一阶段:网络舆情信息的形成及内容分析第38-39页
        6.1.2 第二阶段:虚假性信息形成新的热点议题第39-40页
        6.1.3 第三阶段:各种意见汇集,舆情持续高涨第40页
        6.1.4 第四阶段:多数意见占据主导,舆情信息趋于稳定第40-41页
        6.1.5 第五阶段:事件的原委得到还原,舆情信息逐渐销声匿迹第41-42页
    6.2“上海踩踏事件”信息化解的一般规律第42-43页
7 总结第43-45页
    7.1 全文总结第43页
    7.2 本文研究的不足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内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研究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中政治类新闻图片的祛魅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