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66块火烧油层预热点火技术实验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火烧油层采油技术研究现状研究 | 第9-17页 |
1.2.1 火烧油层采油技术研究 | 第9-11页 |
1.2.2 火烧油层物理模拟装置研究 | 第11-12页 |
1.2.3 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及理论研究 | 第12-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杜66块地质构造特征 | 第18-25页 |
2.1 构造形态模型 | 第18-21页 |
2.1.1 构造形态及成因 | 第18-19页 |
2.1.2 杜家台油层划分 | 第19-21页 |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21-22页 |
2.2.1 岩石结构及成熟度 | 第21页 |
2.2.2 粘土矿物组成 | 第21-22页 |
2.2.3 成岩作用 | 第22页 |
2.3 油藏特征 | 第22-23页 |
2.3.1 原油性质及热采后的变化 | 第22页 |
2.3.2 注入水、自采水性质 | 第22-23页 |
2.3.3 油层温度、压力 | 第23页 |
2.4 储层岩石、流体的高温热物性特征 | 第23-24页 |
2.4.1 比热容 | 第23页 |
2.4.2 热导率 | 第23页 |
2.4.3 热扩散率 | 第23-24页 |
2.4.4 热膨胀系数 | 第24页 |
2.5 储量评价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火烧油层预热点火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 第25-45页 |
3.1 实验方案的制定 | 第25页 |
3.2 实验装置 | 第25-27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27-28页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8-44页 |
3.4.1 注气流量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3.4.2 预热温度的影响结果及分析 | 第32-36页 |
3.4.3 助燃剂对点火的影响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3.4.4 火烧油层实验燃烧带划分 | 第40-41页 |
3.4.5 气体组分变化结果与分析 | 第41页 |
3.4.6 原油物理化学性质变化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火烧油层采油现场试验与分析 | 第45-59页 |
4.1 杜66块火烧油层适应性研究 | 第45-49页 |
4.1.1 火烧油层层系适应性研究 | 第45-46页 |
4.1.2 地质因素适应性研究 | 第46-47页 |
4.1.3 注采井研究 | 第47-48页 |
4.1.4 井网井距研究 | 第48-49页 |
4.2 杜66块火烧油层现场试验研究 | 第49-52页 |
4.2.1 点火方式研究 | 第49-50页 |
4.2.2 火烧油层检测技术研究 | 第50-51页 |
4.2.3 杜66块现场实施方案设计与试验 | 第51-52页 |
4.3 杜66块火烧油层现场采油效果预测研究 | 第52-54页 |
4.4 杜66块火烧油层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