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14-15页 |
一 成就动机是运动员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 第14页 |
二 训练策略是运动员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重要基础 | 第14页 |
三 竞赛策略是运动员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 | 第14-15页 |
四 游泳运动的基本特征 | 第15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16-24页 |
一 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 | 第16-20页 |
二 关于训练策略的研究 | 第20-21页 |
三 关于竞赛策略的研究 | 第21-23页 |
四 小结 | 第23-24页 |
第四节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一 假设的依据 | 第24页 |
二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5-28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一 文献资料法 | 第25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25-27页 |
三 数理统计法 | 第27页 |
第三节 研究程序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28-43页 |
第一节 运动员成就动机的研究 | 第28-31页 |
一 不同队别运动员成就动机得分对比 | 第28页 |
二 不同性别运动员成就动机得分对比 | 第28-29页 |
三 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成就动机得分对比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游泳运动员训练策略的研究结果 | 第31-35页 |
一 运动员训练策略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31页 |
二 不同队别运动员训练策略的对比研究 | 第31-32页 |
三 不同性别运动员训练策略的对比研究 | 第32页 |
四 不同等级运动员训练策略对比研究 | 第32-35页 |
第三节 运动员竞赛策略研究 | 第35-43页 |
一 运动员竞赛策略描述性统计检验 | 第35页 |
二 不同队别运动员竞赛策略对比研究 | 第35-36页 |
三 不同性别运动员竞赛策略对比研究 | 第36页 |
四 不同等级运动员竞赛策略对比研究 | 第36-39页 |
五 与澳大利亚运动员竞赛策略的对比研究 | 第39-41页 |
六 游泳运动员成就动机、训练策略、竞赛策略的相关分析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3-49页 |
第一节 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 | 第43页 |
第二节 游泳运动员成就动机水平特征 | 第43-45页 |
一 女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水平 | 第43-44页 |
二 健将级运动员成就动机水平弱化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游泳运动员训练策略的特征 | 第45-46页 |
一 女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训练策略水平 | 第45页 |
二 健将级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训练策略水平 | 第45-46页 |
第四节 游泳运动员竞赛策略的特征 | 第46-49页 |
一 男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竞赛策略水平 | 第46-47页 |
二 女运动员在竞赛中更容易出现消极思维 | 第47页 |
三 健将级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竞赛策略水平 | 第47-48页 |
四 与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相比仍有差距 | 第48页 |
五 游泳运动员成就动机与训练策略、竞赛策略的相关分析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9-52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9-50页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建议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62页 |
一 研究成果应用证明 | 第55-56页 |
二 倾向个体差异问卷 | 第56-58页 |
三 训练策略量表 | 第58-60页 |
四 竞赛策略量表 | 第60-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