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油藏成藏机制及含油性评价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前言第8-15页
第一章 济阳坳陷地质概况第15-19页
   ·构造地层分布第15-17页
   ·烃源岩分布第17-18页
   ·油气聚集特征第18-19页
第二章 第三系不整合油藏成藏机制第19-54页
   ·第三系不整合级别划分第19-21页
     ·第三系与前第三系之间的不整合第19页
     ·孔店组与沙河街组之间的不整合第19页
     ·沙四段与沙三段之间的不整合第19-20页
     ·沙二下亚段与沙二上亚段之间的不整合第20页
     ·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不整合第20页
     ·馆陶组与明化镇组之间的不整合第20-21页
   ·第三系不整合结构特征第21-22页
   ·已探明第三系不整合油藏地质特点第22-25页
     ·不整合圈闭分布特点第22-23页
     ·不整合油藏分布特点第23-25页
   ·典型不整合油藏成藏解剖第25-45页
     ·太平油田第25-33页
     ·乐安油田第33-39页
     ·王庄-宁海油田第39-43页
     ·金家油田第43-45页
   ·不整合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第45-51页
     ·不整合结构第45-48页
     ·输导体系第48页
     ·构造背景第48-50页
     ·成藏动力第50-51页
   ·不整合油藏成藏动力学模式第51-54页
第三章 不整合油藏含油性量化评价第54-62页
   ·不整合油藏含油性主控因素第54-56页
   ·不整合油藏含油性主控因素量化表征第56-60页
     ·运移距离第56-57页
     ·输导层倾角第57-59页
     ·盖储毛细管压力差第59-60页
   ·不整合油藏含油性定量评价模型第60页
   ·实践应用第60-62页
第四章 不整合油藏分布规律及勘探方向第62-72页
   ·不整合油藏分布规律第62-63页
     ·有利的不整合样式结构控制着不整合圈闭的分布第62页
     ·正向构造背景控制着油气聚集的有利位置第62-63页
     ·复式输导体系控制着不整合圈闭的方位第63页
     ·多因素控制了不整合油藏分布第63页
   ·主要勘探方向第63-72页
     ·东营凹陷南斜坡第64-66页
     ·东营北部陡坡带第66页
     ·东营凹陷西部凸起带第66-69页
     ·青东地区第69页
     ·沾化凹陷南部缓坡区第69-70页
     ·车镇凹陷凸起带第70-72页
第五章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螺杆泵井故障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环霸县洼槽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和勘探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