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人生观、人生哲学论文

论青年毛泽东的人生理想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2页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8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页
    四、论文结构第10-12页
第1章 青年毛泽东人生理想的主要来源第12-21页
    1.1 青年毛泽东人生理想的现实来源第12-14页
        1.1.1 传统农村的家庭环境第12-13页
        1.1.2 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环境第13-14页
    1.2 青年毛泽东人生理想的思想来源第14-18页
        1.2.1 中国传统文化第14-16页
        1.2.2 西方先进文化第16-17页
        1.2.3 马克思主义第17-18页
    1.3 青年毛泽东人生理想的动力来源第18-21页
        1.3.1 爱国主义是主观动力第18-19页
        1.3.2 社会实践是根本动力第19-21页
第2章 青年毛泽东人生理想的主要内容第21-29页
    2.1 注重个人修养,追求自我实现第21-23页
        2.1.1 贵我的思想第21-22页
        2.1.2 通今的思想第22-23页
    2.2 注重社会实践,谋求社会改造第23-26页
        2.2.1 追求社会公平第24-25页
        2.2.2 追求民族复兴第25-26页
    2.3 注重胸怀天下,追求世界大同第26-29页
        2.3.1 毛泽东大同思想的主要来源第26-27页
        2.3.2 对世界大同的尝试第27-29页
第3章 青年毛泽东人生理想的鲜明特征第29-33页
    3.1 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第29-30页
    3.2 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第30-31页
    3.3 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第31-33页
第4章 青年毛泽东人生理想的重要启示第33-38页
    4.1 对树立人生理想的启示第33-35页
        4.1.1 必须坚持正确的利益观第33-34页
        4.1.2 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第34-35页
    4.2 对实现国家复兴的启示第35-36页
        4.2.1 树立了实现中国梦的信心第35页
        4.2.2 提供了实现中国梦的方法第35-36页
    4.3 对实现社会大同的启示第36-38页
        4.3.1 社会进步需要共同理想的激励第36-37页
        4.3.2 社会共识需要共同理想的凝结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个人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韩非政治思想的四大原则
下一篇:民国时期万国鼎农村土地经济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