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2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概述 | 第18-23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页 |
2.2 中心特点 | 第18-19页 |
2.3 运营模式 | 第19页 |
2.4 实施效果评价的方法 | 第19-21页 |
2.5 实施效果评价的重要性 | 第21-23页 |
第3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 第23-30页 |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23-26页 |
3.1.1 财务维度指标 | 第23页 |
3.1.2 客户维度指标 | 第23-24页 |
3.1.3 内部流程维度指标 | 第24页 |
3.1.4 学习与发展维度指标 | 第24-26页 |
3.2 构建评价模型 | 第26-30页 |
3.2.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26-28页 |
3.2.2 模糊综合评价 | 第28-30页 |
第4章 P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效果评价 | 第30-43页 |
4.1 P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现状 | 第30-33页 |
4.1.1 集团概况 | 第30-32页 |
4.1.2 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现状 | 第32-33页 |
4.2 实施效果评价具体过程 | 第33-43页 |
4.2.1 建立层级分析模型 | 第33-34页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4-36页 |
4.2.3 构层次单排序 | 第36-38页 |
4.2.4 层次总排序 | 第38-43页 |
第5章 提高P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效果建议 | 第43-46页 |
5.1 财务维度 | 第43-44页 |
5.2 客户维度 | 第44页 |
5.3 内部流程维度 | 第44-45页 |
5.4 学习与发展维度 | 第45-4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6.1 结论 | 第46-47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