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关于本研究的界定与说明 | 第14-17页 |
1.5.1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样本收集 | 第14-15页 |
1.5.2 微信公众号的基本概况 | 第15-17页 |
第2章 《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内容推送的概况 | 第17-26页 |
2.1 《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的基本概况 | 第17-18页 |
2.2 《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内容推送的总体情况 | 第18-23页 |
2.2.1 推送消息的数量 | 第18-19页 |
2.2.2 推送消息的主题 | 第19-21页 |
2.2.3 推送消息的时间 | 第21-22页 |
2.2.4 推送消息的形式 | 第22页 |
2.2.5 推送消息的来源 | 第22-23页 |
2.3 《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内容推送的过程管理 | 第23-26页 |
2.3.1 使用与满足——内容推送的精准性 | 第23-24页 |
2.3.2 受众本位——内容接收的主动性 | 第24页 |
2.3.3 互动理论——内容反馈和平台联动的价值性 | 第24-26页 |
第3章 《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内容推送的特色 | 第26-37页 |
3.1 内容特色 | 第26-32页 |
3.1.1 推送主题均衡化,以社会民生类为主 | 第26-30页 |
3.1.2 推送体裁以深度报道为主,深度性强 | 第30页 |
3.1.3 信源单一权威化,原创性强 | 第30-31页 |
3.1.4 “南周”精品化栏目分流分众化粉丝 | 第31-32页 |
3.1.5 延伸阅读加强推送内容的拓展性 | 第32页 |
3.2 长篇文字的推送形式增强深度性 | 第32-33页 |
3.3 下午五点的集中推送时间增强传播效果 | 第33-34页 |
3.4 议程设置 | 第34-35页 |
3.4.1 以传统媒体的基调为主,注重舆论引导 | 第34页 |
3.4.2 以知识型受众的视角设置多元化议题 | 第34-35页 |
3.4.3 以数量和篇幅凸显议题的重要性 | 第35页 |
3.5 内容推送特色成因 | 第35-37页 |
3.5.1 母媒体因素 | 第35页 |
3.5.2 背景性质因素 | 第35-36页 |
3.5.3 经营模式因素 | 第36-37页 |
第4章 《南方周末》公众号内容推送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 第37-52页 |
4.1 存在的问题 | 第37-45页 |
4.1.1 内容类型单薄化导致用户结构单一 | 第37-38页 |
4.1.2 单一的文字形式不适合多样化阅读 | 第38-39页 |
4.1.3 特色栏目缺乏时段化特色 | 第39-40页 |
4.1.4 用户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 | 第40-41页 |
4.1.5 推送内容规划的不合理导致阅读量偏低 | 第41-44页 |
4.1.6 公众号推送频率偏低及推送渠道偏窄 | 第44-45页 |
4.2 发展建议 | 第45-52页 |
4.2.1 受众聚合策略 | 第45-48页 |
4.2.1.1 以多媒体形式丰富单一的长篇文字报道 | 第45-46页 |
4.2.1.2 改变单一的深度报道,加强集成式服务 | 第46-47页 |
4.2.1.3 加强信息的细分式推送,拓展用户结构 | 第47-48页 |
4.2.2 内容提升策略 | 第48-50页 |
4.2.2.1 合理运用母媒资源优势,提供内容和渠道保障 | 第48页 |
4.2.2.2 以原创的深度报道为主,加大生活化内容比重 | 第48-49页 |
4.2.2.3 合理规划推送时间,形成特色栏目的时段化 | 第49-50页 |
4.2.2.4 鼓励用户对内容的参与式生产与传播 | 第50页 |
4.2.3 公众号推广策略 | 第50-52页 |
4.2.3.1 联动打通新媒体平台,拓宽推送渠道 | 第50页 |
4.2.3.2 多渠道宣传推广,增加曝光度 | 第50-51页 |
4.2.3.3 利用平台属性,加强和第三方的合作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