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探索与基本经验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导论第8-13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理论意义第8页
        1.1.2 实践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9-11页
    1.3 主要研究思路第11-12页
    1.4 创新之处第12页
    1.5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5.1 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第12页
        1.5.2 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方法第12页
        1.5.3 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方法第12-13页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概述第13-21页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13-16页
        2.1.1 价值观、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13-14页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解析第14-16页
    2.2 社会思潮第16-18页
        2.2.1 社会思潮的定义第16页
        2.2.2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的发展现状第16-18页
    2.3 辩证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的关系第18-21页
        2.3.1 普遍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思潮同属社会意识第18-19页
        2.3.2 特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的区别第19-21页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价值分析第21-27页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第21-23页
        3.1.1 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意识形态挑战的必然要求第21-22页
        3.1.2 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全面巩固思想基础的内在规定第22-23页
        3.1.3 展现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的战略选择第23页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可能性第23-27页
        3.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能够引导社会思潮第23-24页
        3.2.2 社会思潮的能动性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引导第24-27页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探索第27-39页
    4.1 顶层设计:党和国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认知发展与实践要求第27-29页
        4.1.1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认知第27页
        4.1.2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实践要求的发展脉络第27-29页
    4.2 实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现实表现第29-39页
        4.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社会思潮第29-30页
        4.2.2 坚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中引领社会思潮第30-32页
        4.2.3 坚持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引领社会思潮第32-35页
        4.2.4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社会思潮第35-36页
        4.2.5 坚持在新闻媒体宣传工作中引领社会思潮第36-37页
        4.2.6 坚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引领社会思潮第37-39页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第39-46页
    5.1 政治核心:切实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第39-40页
        5.1.1 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创新与发展第39页
        5.1.2 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第39-40页
        5.1.3 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尤其是反腐败工作第40页
    5.2 强筋健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势位”魅力引领第40-41页
        5.2.1 矢志不渝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第40-41页
        5.2.2 不遗余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第41页
        5.2.3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再创新第41页
    5.3 科学理性:客观认识和积极调动社会思潮的能动作用第41-43页
        5.3.1 尊重事实,深入研究,了解社会思潮发展大格局第41-42页
        5.3.2 主动引导,积极配合,充分调动社会思潮的积极能动作用第42页
        5.3.3 敢于亮剑,是非明辨,与消极落后错误社会思潮作坚决斗争第42-43页
    5.4 凝聚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第43-44页
        5.4.1 尊重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多样是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前提第43-44页
        5.4.2 积极倡导“价值共识”,广泛凝聚社会思想共识第44页
    5.5 阵地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权,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第44-46页
        5.5.1 突出重点,不断加强对重点对象的话语权建设第45页
        5.5.2 拓宽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强大话语权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50-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施工过程控制的工程造价定价研究
下一篇:我国县级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建设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