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5-18页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第2章 新三板市场及做市商制度概述 | 第18-25页 |
2.1 新三板市场的概述 | 第18-22页 |
2.1.1 新三板市场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2 新三板市场的功能 | 第19-20页 |
2.1.3 新三板市场的现状 | 第20-22页 |
2.2 做市商制度的概述 | 第22-25页 |
2.2.1 做市商制度的概念 | 第22-23页 |
2.2.2 做市商制度的种类 | 第23-24页 |
2.2.3 做市商制度的特征及功能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新三板做市商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3页 |
3.1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现状 | 第25-29页 |
3.1.1 法律现状 | 第25页 |
3.1.2 新三板做市商常见违法行为 | 第25-28页 |
3.1.3 引入私募做市对新三板的市场影响 | 第28-29页 |
3.2 现行做市商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3.2.1 做市商的法律地位有待确认 | 第29-30页 |
3.2.2 做市商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 第30-31页 |
3.2.3 做市商制度自律监管不足 | 第31页 |
3.2.4 做市商制度退出机制不健全 | 第31-33页 |
第4章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做市商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 | 第33-36页 |
4.1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做市商制度 | 第33-34页 |
4.1.1 市场准入制度 | 第33页 |
4.1.2 义务规定 | 第33页 |
4.1.3 权利规定 | 第33-34页 |
4.2 美国纳斯达克做市商制度对我国借鉴 | 第34-36页 |
4.2.1 市场准入方面的借鉴 | 第34页 |
4.2.2 义务规定方面的借鉴 | 第34-35页 |
4.2.3 权利规定方面的借鉴 | 第35-36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建议 | 第36-41页 |
5.1 明确做市商法律地位 | 第36-37页 |
5.2 完善新三板做市商信息披露制度 | 第37-38页 |
5.3 完善新三板做市商退出法律制度 | 第38-39页 |
5.4 加强新三板做市商的自律管理 | 第39-4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