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厦门城市森林两种林分固碳能力的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1-21页
    1.1 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进展第11-18页
        1.1.1 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第11-14页
        1.1.2 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第14-18页
    1.2 厦门城市森林概况第18-19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第19页
    1.4 本研究的内容第19-21页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第21-2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1页
    2.2 取样方法第21-22页
        2.2.1 标准地设计第21页
        2.2.2 乔木层样品的获取第21-22页
        2.2.3 凋落物样品的获取第22页
        2.2.4 土壤样品的获取第22页
    2.3 样品分析与计算第22-23页
        2.3.1 生物量的计算第22-23页
        2.3.2 样品含碳率分析第23页
        2.3.3 碳储量的计算第23页
    2.4 数据处理第23-24页
3 马尾松纯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第24-33页
    3.1 生物量第24-30页
        3.1.1 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器官的分配第24-25页
        3.1.2 乔木层生长进程与生长量第25-27页
        3.1.3 凋落物层生物量第27-29页
        3.1.4 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第29-30页
    3.2 碳储量第30-33页
        3.2.1 乔木层不同器官碳储量第30-31页
        3.2.2 凋落物层碳储量第31页
        3.2.3 土壤层碳储量第31-32页
        3.2.4 林分碳储量分配格局第32-33页
4 马占相思纯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第33-42页
    4.1 生物量第33-39页
        4.1.1 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器官的分配第33-34页
        4.1.2 乔木层生长进程与生长量第34-36页
        4.1.3 凋落物层生物量第36-38页
        4.1.4 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第38-39页
    4.2 碳储量第39-42页
        4.2.1 乔木层不同器官碳储量第39-40页
        4.2.2 凋落物层碳储量第40页
        4.2.3 土壤层碳储量第40-41页
        4.2.4 林分碳储量分配格局第41-42页
5 两种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差异第42-47页
    5.1 马尾松纯林和马占相思纯林生物量的差异第42页
    5.2 含碳率的差异第42-44页
        5.2.1 乔木层含碳率的差异第42-43页
        5.2.2 凋落物层含碳率的差异第43-44页
        5.2.3 土壤层含碳率的差异第44页
    5.3 碳储量的差异第44-47页
        5.3.1 植被层碳储量的差异第44-45页
        5.3.2 土壤层碳储量的差异第45-46页
        5.3.3 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差异第46-47页
6 讨论与结论第47-50页
    6.1 讨论第47-48页
        6.1.1 两种林分的生物量第47页
        6.1.2 两种林分的含碳率第47-48页
        6.1.3 两种林分的碳储量第48页
    6.2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包被缓释复合微量元素在肉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儿童无痕诱导器作用下牙齿合理排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