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丁香酚酯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1.1 阿司匹林的性质与用途 | 第13-15页 |
1.1.1 阿司匹林的理化性质 | 第13页 |
1.1.2 阿司匹林的用途 | 第13-15页 |
1.2 丁香酚的性质与用途 | 第15-17页 |
1.2.1 丁香酚的理化性质 | 第15页 |
1.2.2 丁香酚的应用 | 第15-17页 |
1.3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 | 第17-18页 |
1.4 化学合成原料药质量控制内容 | 第18-22页 |
1.4.1 药物杂质的质量控制 | 第18-19页 |
1.4.2 药物晶型的质量控制 | 第19-20页 |
1.4.3 药物有机残留量的质量控制 | 第20-21页 |
1.4.4 药物稳定性的质量控制 | 第21-22页 |
1.4.5 其他质量控制内容 | 第22页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第二章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对照品的含量测定 | 第30-40页 |
2.1 前言 | 第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30-31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2.3.1 质量法测定AEE对照品含量 | 第33-34页 |
2.3.2 NMR法测定AEE对照品含量 | 第34-37页 |
2.4 小结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第三章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晶型研究 | 第40-49页 |
3.1 前言 | 第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40-41页 |
3.2.2 样品的制备 | 第41页 |
3.2.3 AEE样品的表征 | 第41-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3.3.1 扫描电镜(SEM) | 第42页 |
3.3.2 射线粉末衍射(PXRD) | 第42-44页 |
3.3.3 差示扫描量热(DSC) | 第44-46页 |
3.3.4 热重分析仪(TG) | 第46页 |
3.4 小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四章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残留溶剂的测定 | 第49-60页 |
4.1 前言 | 第4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49-50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4.3.1 专属性 | 第51页 |
4.3.2 精密度 | 第51-52页 |
4.3.3 线性 | 第52-54页 |
4.3.4 最低检测限 | 第54页 |
4.3.5 回收率 | 第54-55页 |
4.3.6 样品测定结果 | 第55页 |
4.3.7 实验条件优化 | 第55-57页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五章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有关物质与含量的测定 | 第60-73页 |
5.1 前言 | 第60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5.2.1 仪器与试剂 | 第60-61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0页 |
5.3.1 专属性 | 第62-65页 |
5.3.2 精密度 | 第65-66页 |
5.3.3 线性 | 第66-67页 |
5.3.4 最低检测限 | 第67-68页 |
5.3.5 回收率 | 第68页 |
5.3.6 实验条件优化 | 第68-70页 |
5.4 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