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钻井机械设备论文--钻头、钻具与工具论文

井下扭转冲击发生装置的设计与仿真模拟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目的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4页
        1.2.1 钻柱力学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1-13页
        1.2.2 扭冲钻井工具现状及进展第13-14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1 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3.2 研究目标第14-15页
        1.3.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扭转冲击作用下PDC钻头破岩基础实验研究第16-32页
    2.1 模拟扭转冲击发生实验装置第16-19页
    2.2 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实验方案第19-21页
        2.2.1 工作原理第19-21页
        2.2.2 测量扭矩波动实验方案第21页
        2.2.3 PDC钻头破岩实验方案第21页
    2.3 扭转冲击造成的扭矩波动分析第21-25页
        2.3.1 实验信号的降噪处理第21-22页
        2.3.2 实验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第22-24页
        2.3.3 扭转冲击所造成的扭矩波动分析第24-25页
    2.4 不同参数下模拟扭转冲击发生装置破岩效率分析第25-30页
        2.4.1 常规破岩对照实验第26页
        2.4.2 钻压对钻速的影响第26-27页
        2.4.3 转速对钻速的影响第27-29页
        2.4.4 弹簧压缩量对钻速的影响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基于钻柱振动的往复运动与旋转运动转换方案研究第32-39页
    3.1 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转换方案研究第32-35页
    3.2 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转换方案优选第35-36页
    3.3 冲击锤内凹槽轮廓类型设计第36-38页
        3.3.1 冲击锤内凹槽轮廓类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第36页
        3.3.2 钻柱轴向往复运动模型的建立第36-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扭转冲击发生装置总体方案设计第39-46页
    4.1 总体设计方案第39-40页
    4.2 冲击发生机构的总体方案设计第40-44页
        4.2.1 扭转冲击发生结构工作原理第40页
        4.2.2 扭转冲击器运动转换机构方案设计第40-43页
        4.2.3 扭转冲击发生结构设计方案第43-44页
    4.3 上部减振器总成机构方案设计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基于钻柱振动的扭转冲击发生装置结构参数设计第46-67页
    5.1 扭转冲击发生机构参数设计第46-53页
        5.1.1 纵向振动到旋转运动转化机构设计第46页
        5.1.2 冲击锤内凹槽轨迹第46-48页
        5.1.3 冲击频率的确定第48-49页
        5.1.4 冲击锤不同旋转角度下冲击功的计算第49-53页
    5.2 上部减振器总成结构参数设计第53-59页
        5.2.1 上部减振器总成行程的确定第53页
        5.2.2 碟簧参数的确定第53-59页
    5.3 关键部件强度校核第59-66页
        5.3.1 外筒体校核第59-62页
        5.3.2 芯轴校核第62-63页
        5.3.3 花键校核第63页
        5.3.4 芯轴花键组合体校核第63-64页
        5.3.5 防掉装置的校核第64-65页
        5.3.6 外壳与锤头座校核第65-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基于钻柱振动的扭转冲击发生装置动态仿真分析第67-78页
    6.1 扭转冲击发生装置的三维实体造型第67-69页
    6.2 基于钻柱振动的扭转冲击装置的装配设计与全局干涉分析第69-71页
    6.3 运动学仿真分析第71-77页
        6.3.1 定义伺服电动机第71-72页
        6.3.2 分析定义第72-73页
        6.3.3 执行静态/动态分析第73页
        6.3.4 分析结果第73-77页
    6.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城断裂带天33断块阜二段储层裂缝定量描述
下一篇:化学添加剂对草桥稠油胶体体系的影响规律及机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