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1 引言第10-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本文创新点第13-15页
        1.3.1 主要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本文创新点第13-15页
2 纯粹经济损失概述第15-18页
    2.1 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与特征第15-16页
        2.1.1 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第15-16页
        2.1.2 纯粹经济损失的特征第16页
    2.2 纯粹经济损失的类型第16-18页
        2.2.1 反射损失第16-17页
        2.2.2 转移损失第17页
        2.2.3 因公共设施损害而发生损失第17页
        2.2.4 对错误信息和专业服务的信赖而产生的损失第17-18页
3 两大法系国家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制度与借鉴第18-24页
    3.1 英美法系国家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制度与借鉴第18-21页
        3.1.1 合同责任与纯粹经济损失的救济第18-19页
        3.1.2 侵权责任一般规范模式第19-20页
        3.1.3 对英美法系国家处理方式的借鉴第20-21页
    3.2 大陆法系国家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制度与借鉴第21-24页
        3.2.1 法国法自由主义规范模式第21-22页
        3.2.2 德国法保守主义规范模式第22-23页
        3.2.3 对大陆法系国家处理方式的借鉴第23-24页
4 我国纯粹经济损失的法律救济现状第24-27页
    4.1 我国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规范之不足第24-25页
        4.1.1 侵权责任法中缺少一般性规定第24页
        4.1.2 合同法的适用范围狭窄第24-25页
    4.2 我国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在司法适用中的困境第25-27页
5 我国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制度的构建第27-32页
    5.1 我国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制度构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第27-28页
        5.1.1 我国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分析第27页
        5.1.2 我国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分析第27-28页
    5.2 我国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制度构建的途径选择第28-29页
        5.2.1 纯粹经济损失的侵权法救济第28-29页
        5.2.2 纯粹经济损失的合同法救济第29页
    5.3 构建我国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制度相关问题的建议第29-32页
        5.3.1 构建合理的责任体系第29-30页
        5.3.2 采用类型化的救济模式第30页
        5.3.3 充分发挥最高院对个案指导作用第30-32页
结论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后记第35-3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公众人物表情包肖像侵权的法律规制
下一篇:论借名购房合同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