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导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2.1 静态套保比率估计模型 | 第13-15页 |
1.2.2 动态套保估计模型 | 第15-18页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1.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页 |
1.3.1 创新之处 | 第19页 |
1.3.2 不足之处 | 第19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结构 | 第19-2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3 框架结构 | 第20-23页 |
2 套期保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41页 |
2.1 股指期货的套保理论 | 第23-32页 |
2.1.1 股指期货 | 第23-26页 |
2.1.2 套期保值理论概述 | 第26-29页 |
2.1.3 收益率的波动特征 | 第29-31页 |
2.1.4 期货和现货收益率间相关性分析 | 第31-32页 |
2.2 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模型及其比较 | 第32-39页 |
2.2.1 VaR风险度量法下的最优套保比率 | 第32-34页 |
2.2.2 其它风险度量法下的最优套保比率 | 第34-37页 |
2.2.3 不同风险度量套保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37-39页 |
2.3 套保效果的衡量方法 | 第39-41页 |
2.3.1 方差模型法 | 第39页 |
2.3.2 其它套保效果的衡量方法 | 第39-40页 |
2.3.3 套保效果的衡量方法的比较 | 第40-41页 |
3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模型的构建 | 第41-48页 |
3.1 EGRCH边缘分布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第41-43页 |
3.1.1 EGRCH边缘分布模型的构建 | 第41-42页 |
3.1.2 边缘分布模型的检验 | 第42-43页 |
3.2 混合Copula联合分布模型的构建 | 第43-47页 |
3.2.1 基本Copula函数的选取 | 第43-46页 |
3.2.2 Copula函数的拟合优度检验 | 第46页 |
3.2.3 混合Copula函数的构建及参数估计 | 第46-47页 |
3.3 混合Copula-EGARCH-VaR套期保值模型 | 第47-48页 |
4 股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比率实证分析 | 第48-64页 |
4.1 样本来源与数据处理 | 第48-51页 |
4.1.1 样本选取与说明 | 第48页 |
4.1.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8-51页 |
4.2 混合Copula-修正EGRCH模型套保比的估计与分析 | 第51-54页 |
4.2.1 收益率边缘分布模型的估计与分析 | 第51-53页 |
4.2.2 混合Copula模型的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4.3 混合Copula-修正EGRCH-VaR模型的最优套保比估计 | 第54-56页 |
4.4 不同套期保值模型的效果评价 | 第56-64页 |
4.4.1 对比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56-59页 |
4.4.2 不同套保模型实证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59-64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4-6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65-67页 |
5.2.1 对投资者选择套期保值策略的建议 | 第65页 |
5.2.2 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套保功能的建议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