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泥沙动力学、河流动力学论文--泥沙测验和试验研究论文

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机理及输移模型研究

论文创新点第5-6页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1 绪论第15-29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6页
        1.2.1 物理试验研究进展第16-22页
        1.2.2 数学模型研究进展第22-26页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26-29页
2 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机理第29-36页
    2.1 粘性细颗粒泥沙第29页
    2.2 双电层结构第29-31页
    2.3 碰撞机理第31-33页
        2.3.1 布朗运动第31-32页
        2.3.2 差速沉降第32页
        2.3.3 水流作用第32-33页
        2.3.4 吸附架桥第33页
    2.4 粘结机理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3 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过程研究第36-83页
    3.1 几个典型模型数值模拟过程概述第36-37页
        3.1.1 DLA模型第36页
        3.1.2 DLCA模型第36-37页
        3.1.3 RLA和RLCA模型第37页
    3.2 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发育数学模型第37-46页
        3.2.1 CSFG模型原理及其基本方程第38-46页
        3.2.2 边界条件第46页
    3.3 CSFG模型模拟过程第46-49页
    3.4 数值试验参数第49页
    3.5 数值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9-75页
        3.5.1 考量参数第49-51页
        3.5.2 B+L碰撞机理第51-55页
        3.5.3 B+L+W碰撞机理第55-65页
        3.5.4 含沙量对絮凝过程的影响第65-69页
        3.5.5 泥沙初始粒径分布对絮凝过程的影响第69-75页
    3.6 模型应用第75-81页
        3.6.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75-76页
        3.6.2 结果与讨论第76-81页
    3.7 本章小结第81-83页
4 粘性细颗粒泥沙动静水沉降试验研究第83-108页
    4.1 试验材料第83-84页
    4.2 试验装置及方法第84页
    4.3 试验方案第84-86页
    4.4 参数计算第86-89页
        4.4.1 水流剪切强度第86-87页
        4.4.2 絮团结构参数第87-89页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89-107页
        4.5.1 单因素分析第90-96页
        4.5.2 双因素分析第96-101页
        4.5.3 多因素方差分析第101-107页
    4.6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5 粘性细颗粒泥沙输移数学模型研究第108-126页
    5.1 模型描述第108-116页
        5.1.1 絮凝项的处理第109-115页
        5.1.2 泥沙絮团沉速第115页
        5.1.3 紊动扩散系数第115-116页
        5.1.4 模型计算方法第116页
    5.2 模型验证第116-118页
        5.2.1 验证方案第116-117页
        5.2.2 验证结果第117-118页
    5.3 数值试验研究第118-125页
        5.3.1 静水环境数值试验第119-122页
        5.3.2 动水环境数值试验第122-125页
    5.4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6 结论及展望第126-129页
    6.1 结论第126-127页
    6.2 展望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9页
致谢第139-141页
附录第141-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饱和水流运动的随机数值模拟方法
下一篇:基于Copula理论的岩土体参数不确定性建模与可靠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