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技术发展与革新论文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7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7页
    1.3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7-20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3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广东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研究的理论分析第21-31页
    2.1 产学研合作第21-23页
        2.1.1 产学研合作的涵义第21页
        2.1.2 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和作用第21-22页
        2.1.3 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定位与市场机制第22-23页
    2.2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第23-25页
        2.2.1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目标第23-24页
        2.2.2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内容第24页
        2.2.3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主要特点第24-25页
    2.3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实施效果第25-27页
        2.3.1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的界定第25页
        2.3.2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研究的具体内容第25-26页
        2.3.3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实施效果研究的难点第26-27页
    2.4 本文分析依据的主要理论第27-30页
        2.4.1 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理论第27页
        2.4.2 三螺旋理论第27-28页
        2.4.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第28页
        2.4.4 广东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研究的维度和模型第28-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广东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的研究分析第31-63页
    3.1 实施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措施第31-37页
        3.1.1 高层会商需求驱动的顶层设计机制第31-33页
        3.1.2 多层次多主体协同合作的开放联动机制第33页
        3.1.3 点线面结合带动产学研合作的系统推进机制第33-34页
        3.1.4 持续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动态调整机制第34-35页
        3.1.5 上下结合的多渠道项目组织机制第35-36页
        3.1.6 专项计划投入引导多元投入配套机制第36-37页
    3.2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实施效果第37-53页
        3.2.1 搭建了创新平台第37-39页
        3.2.2 集聚了国内外科技人才队伍第39-41页
        3.2.3 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第41-43页
        3.2.4 提升了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第43-46页
        3.2.5 促进了广东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第46-51页
        3.2.6 攻克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第51-53页
        3.2.7 示范带动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工作第53页
    3.3 从专项计划实施中总结的经验与认识第53-58页
        3.3.1 国情与省情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第54-55页
        3.3.2 合作模式的多样化特点第55-56页
        3.3.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56-57页
        3.3.4 地方科技管理的新需求和趋势第57页
        3.3.5 产业创新和前沿技术储备的辩证关系第57-58页
    3.4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58-59页
        3.4.1 部分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专项项目方向零散第58页
        3.4.2 部分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专项项目并未建立长效机制第58-59页
        3.4.3 项目组织过程中的违规现象仍有出现第59页
        3.4.4 相关政策和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第59页
    3.5 广东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9-61页
        3.5.1 专项设计没有与广东产业发展的监测结果相结合第59-60页
        3.5.2 妨碍产学研长效合作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第60-61页
        3.5.3 专项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创新第61页
        3.5.4 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存在困难、信息公开共享与公开不足第61页
    3.6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借鉴第63-70页
    4.1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经验第63-66页
        4.1.1 国外产学研合作的经验第63-65页
        4.1.2 北京地区产学研合作的经验第65-66页
    4.2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对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专项合作的启示第66-68页
        4.2.1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资助政策的启示第66-67页
        4.2.2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建设模式的启示第67-68页
        4.2.3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运营机制的启示第68页
    4.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提高广东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第70-76页
    5.1 围绕广东产业的战略定位推进产学研合作第70-71页
        5.1.1 提高政策规划的高度第70页
        5.1.2 结合产业需求调整专项组织方式第70-71页
    5.2 完善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第71-72页
        5.2.1 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以平台长期链接产学研各方第71页
        5.2.2 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抓手长期牵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第71-72页
        5.2.3 不断探索创新有利于长效合作的模式并试点推广第72页
    5.3 创新项目管理方式,提升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第72-74页
        5.3.1 分类管理,协调发展第73页
        5.3.2 改变单一的前端资助方式第73页
        5.3.3 引入科技标准化评价模式第73-74页
    5.4 进一步形成发挥好专项效益的政策环境第74页
        5.4.1 健全利益分配机制第74页
        5.4.2 营造良好环境氛围第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第81-89页
致谢第89-90页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宿迁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下一篇:东北地区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