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城市轨道交通末班车时段时刻表编制方法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列车运行图编制 | 第13-14页 |
1.2.2 换乘衔接优化 | 第14-15页 |
1.2.3 末班车时刻表编制 | 第15-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城市轨道交通末班车时段相关问题分析 | 第21-31页 |
2.1 大型城市地铁末班车时刻表现状 | 第21-24页 |
2.1.1 北京地铁末班车时刻表现状 | 第21-22页 |
2.1.2 深圳地铁末班车时刻表现状 | 第22-24页 |
2.2 城市轨道交通末班车时段特性分析 | 第24-31页 |
2.2.1 末班车时段客流需求特性分析 | 第24-25页 |
2.2.2 末班车时段运营组织特性分析 | 第25-26页 |
2.2.3 末班车时段换乘衔接过程分析 | 第26-31页 |
3 网络化末班车时刻表编制模型 | 第31-47页 |
3.1 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拓扑建模 | 第32-35页 |
3.2 末班车时刻表编制一般模型 | 第35-40页 |
3.2.1 问题描述 | 第35页 |
3.2.2 模型前提与假设 | 第35-36页 |
3.2.3 模型符号说明 | 第36-38页 |
3.2.4 模型构建 | 第38-40页 |
3.3 末班车时段时刻表编制模型 | 第40-47页 |
3.3.1 问题描述 | 第40页 |
3.3.2 模型前提与假设 | 第40-41页 |
3.3.3 模型符号说明 | 第41-43页 |
3.3.4 模型构建 | 第43-47页 |
4 末班车时刻表编制算法研究 | 第47-61页 |
4.1 算法基本原理 | 第47-50页 |
4.1.1 遗传算法 | 第47-48页 |
4.1.2 模拟退火算法 | 第48-50页 |
4.2 末班车时刻表编制模型遗传算法设计 | 第50-56页 |
4.2.1 一般模型遗传算法设计 | 第50-54页 |
4.2.2 时段模型遗传算法设计 | 第54-56页 |
4.3 末班车时刻表编制模型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设计 | 第56-61页 |
4.3.1 模拟退火算子 | 第56-57页 |
4.3.2 算法流程设计 | 第57-59页 |
4.3.3 关键参数的确定 | 第59-61页 |
5 案例分析 | 第61-89页 |
5.1 中小型路网实例分析 | 第61-79页 |
5.1.1 案例概况 | 第61-64页 |
5.1.2 一般模型求解结果 | 第64-69页 |
5.1.3 时段模型求解结果 | 第69-72页 |
5.1.4 结果分析 | 第72-79页 |
5.2 大型路网案例分析 | 第79-89页 |
5.2.1 案例概况 | 第79-81页 |
5.2.2 一般模型求解结果 | 第81-84页 |
5.2.3 时段模型求解结果 | 第84-86页 |
5.2.4 结果分析 | 第86-89页 |
6 结论 | 第89-91页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89-9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A | 第95-99页 |
附录B | 第99-101页 |
索引 | 第101-10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3-10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