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第2章 动量反转策略的理论基础和模型解释 | 第17-23页 |
2.1 传统金融理论 | 第17-19页 |
2.1.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17页 |
2.1.2 行业收益模型 | 第17-18页 |
2.1.3 多因子模型 | 第18-19页 |
2.2 行为金融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1 BSV模型 | 第19-20页 |
2.2.2 DHS模型 | 第20-21页 |
2.2.3 HS模型 | 第21页 |
2.3 传统金融学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对比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股票市场及融资融券制度 | 第23-31页 |
3.1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 第23-24页 |
3.2 融资融券的发展历程 | 第24-27页 |
3.3 融资融券制度对我国股市的影响 | 第27-29页 |
3.4 融资融券制度和动量效应 | 第29-31页 |
第4章 融资融券标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1-50页 |
4.1 GARP选股方法 | 第31-32页 |
4.2 动量反转策略 | 第32-34页 |
4.3 数据选取与说明 | 第34-36页 |
4.4 动量效应检验与分析 | 第36-45页 |
4.5 历次扩容后动量效应综合对比分析 | 第45-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3页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5.2 本文建议 | 第51-52页 |
5.3 不足及未来研究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