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雷州半岛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第13-15页
        1.2.1 研究对象的确定第13-14页
        1.2.2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1.3.1 国外研究概况第15-18页
        1.3.2 国内研究概况第18-21页
    1.4 创新之处第21页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21-23页
        1.5.1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5.2 研究框架第22-23页
    1.6 相关概念第23-24页
        1.6.1 传统民居第23页
        1.6.2 适应性第23页
        1.6.3 气候适应性第23-24页
第二章 雷州半岛传统民居概述第24-42页
    2.1 气候条件第24-25页
    2.2 地理环境第25页
        2.2.1 地理位置第25页
        2.2.2 地形地势第25页
    2.3 历史发展第25-26页
    2.4 时空分布第26-30页
        2.4.1 独特文化区形成的原因第26页
        2.4.2 古村落特色概述第26-30页
    2.5 民居概述第30-40页
        2.5.1 村落空间形态第31-32页
        2.5.2 单体民居空间形态第32-35页
        2.5.3 主要构造材料第35-39页
        2.5.4 与广东其他地区传统民居的比较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雷州半岛聚落选址的气候适应性第42-49页
    3.1 聚落选址在“湿”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42-44页
        3.1.1 前低后高的地势第42-43页
        3.1.2 村前挖掘水塘第43-44页
        3.1.3 透水路面第44页
    3.2 聚落选址在“热”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44-45页
        3.2.1 良好的朝向第44页
        3.2.2 合理的建筑间距第44-45页
    3.3 聚落选址在“风”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45-48页
        3.3.1 通风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46-48页
        3.3.2 防台风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雷州半岛民居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第49-57页
    4.1 民居空间在“湿”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49页
    4.2 民居空间在“热”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49-51页
        4.2.1 密集的平面第49-50页
        4.2.2 小尺度的天井第50页
        4.2.3 规整的墙面第50-51页
    4.3 民居空间在“风”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51-56页
        4.3.1 通风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51-56页
        4.3.2 防台风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雷州半岛民居细部处理的气候适应性研究第57-69页
    5.1 细部处理在“湿”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57-60页
        5.1.1 隔绝地下水第58页
        5.1.2 良好的排水设置第58-59页
        5.1.3 实心厚墙第59-60页
        5.1.4 坡屋顶第60页
        5.1.5 设上下活动门第60页
    5.2 细部处理在“热”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60-63页
        5.2.1 遮阳第61-62页
        5.2.2 隔热第62-63页
        5.2.3 减少地面反射热第63页
    5.3 细部处理在“风”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63-67页
        5.3.1 通风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63-66页
        5.3.2 防台风方面的适应性做法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结论与展望第69-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件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莞下坝坊自发性改造风貌控制导则研究
下一篇:广州市综合性公园使用者的场所依恋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