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养蜂、益虫饲养论文--蜂产品生产加工及利用论文--蜂花粉论文

蜂花粉抑制5α-还原酶活性物质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重要名词缩写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蜂花粉的研究概况第10-13页
        1.1.1 蜂花粉的化学成分第10-11页
        1.1.2 蜂花粉的药理学研究第11-13页
    1.2 前列腺增生概述第13-19页
        1.2.1 前列腺增生简介第13页
        1.2.2 前列腺增生的危害第13-14页
        1.2.3 前列腺增生致病机理第14-15页
        1.2.4 抗前列腺增生药分类第15-19页
    1.3 5A-还原酶研究进展第19-23页
        1.3.1 5α-还原酶简介第19页
        1.3.2 5α-还原酶抑制剂第19-20页
        1.3.3 植物中5α-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概况第20-21页
        1.3.4 5α-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第21-23页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体外5A-还原酶筛选体系的确立第25-35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25-27页
        2.2.1 材料和试剂第25-26页
        2.2.2 实验仪器第26页
        2.2.3 试剂的配制第26-27页
    2.3 实验方法第27-31页
        2.3.1 大鼠5α-还原酶的制备第27页
        2.3.2 蛋白质含量测定第27-28页
        2.3.3 电泳分析第28-29页
        2.3.4 NADPH标准曲线的制作第29页
        2.3.5 5α-还原酶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第29-30页
        2.3.6 5α-还原酶活性测定第30页
        2.3.7 5α-还原酶抑制剂活性的测定第30-3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1-34页
        2.4.1 确定睾酮浓度第31页
        2.4.2 确定NADPH浓度第31-32页
        2.4.3 确定酶提取物用量第32-33页
        2.4.4 确定反应温度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十二种蜂花粉提取物的5A-还原酶抑制活性筛选第35-51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35-37页
        3.2.1 材料和试剂第35-36页
        3.2.2 实验仪器第36-37页
    3.3 实验方法第37-40页
        3.3.1 蜂花粉水提物的制备第37-38页
        3.3.2 蜂花粉醇提物的制备第38-39页
        3.3.3 蜂花粉超临界萃取物的制备第39页
        3.3.4 酶促反应体系的建立第39-40页
        3.3.5 提取物抑制5α-还原酶活性的测定第40页
        3.3.6 半抑制浓度的确定第40页
        3.3.7 超临界萃取物抑制5α-还原酶活性的比较第4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0-49页
        3.4.1 蜂花粉提取物中粗多糖、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测定第40-43页
        3.4.2 蜂花粉提取物抑制5α-还原酶活性的测定第43-44页
        3.4.3 非那雄胺抑制5α-还原酶活性IC_(50)的确定第44-45页
        3.4.4 蜂花粉超临界萃取物抑制5α-还原酶活性的比较第45-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蜂花粉超临界萃取物中植物甾醇的分析及提取优化第51-67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51-52页
        4.2.1 材料和试剂第51-52页
        4.2.2 实验仪器第52页
    4.3 实验方法第52-55页
        4.3.1 蜂花粉超临界萃取物中植物甾醇的GC-MS分析第52-53页
        4.3.2 五味子蜂花粉超临界萃取物中植物甾醇提取优化第53-55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5-66页
        4.4.1 蜂花粉超临界萃取物中植物甾醇的GC-MS分析第55-60页
        4.4.2 五味子蜂花粉超临界萃取物中植物甾醇提取优化第60-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5.1 结论第67-68页
    5.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鲜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热失活与生长模型研究
下一篇:稀土元素Gd的电解提取及其合金形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