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对照研究
英文缩略词对照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6页 |
1 前言 | 第16-20页 |
2 资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病例资料 | 第20页 |
·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 | 第20页 |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剔除标准 | 第20页 |
·制定表格 | 第20-21页 |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 第20页 |
·合理性评价表 | 第20-21页 |
·观测指标 | 第21-23页 |
·基本情况 | 第21页 |
·用药情况 | 第21页 |
·住院天数及费用情况 | 第21页 |
·术后情况 | 第21-22页 |
·合理性评价 | 第22-23页 |
·药物利用频度分析 | 第22页 |
·各指标合理率评价 | 第22页 |
·综合合理性评价 | 第22-23页 |
·用药细则 | 第23-25页 |
·用药适应证 | 第23-24页 |
·给药时机 | 第24页 |
·用药选择 | 第24页 |
·给药方法 | 第24-25页 |
·干预方法 | 第25-26页 |
·干预管理模式 | 第25页 |
·行政支持 | 第25页 |
·制定和完善实施细则 | 第25-26页 |
·监督管理 | 第26页 |
·药师参与 | 第26页 |
·开展合理用药培训 | 第26页 |
·调查方法 | 第26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3 结果 | 第27-38页 |
·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病例数 | 第27页 |
·各类手术例数构成比 | 第27-28页 |
·患者一般状况 | 第28页 |
·手术相关情况 | 第28页 |
·用药情况 | 第28-35页 |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率 | 第28-29页 |
·首次预防给药时机 | 第29-30页 |
·用药疗程 | 第30-31页 |
·药物选择 | 第31-35页 |
·抗菌药物种类 | 第31-32页 |
·抗菌药物利用频度 | 第32-33页 |
·分级管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第33页 |
·联合用药和更换药品 | 第33-34页 |
·用药剂型 | 第34-35页 |
·给药途径 | 第35页 |
·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费用情况 | 第35-36页 |
·术后感染情况 | 第36页 |
·合理性评价结果 | 第36-38页 |
·药物利用指数 | 第36页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价结果 | 第36-37页 |
·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综合评价结果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44页 |
·创建合理干预管理模式是保证干预效果的前提 | 第38-39页 |
·干预前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特点的变化 | 第39-40页 |
·干预前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明显提高 | 第40-41页 |
·合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 第41-42页 |
·干预管理措施的持续改进是强化干预效果的重要保证 | 第42-43页 |
·本次研究不足之处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附表 | 第45-4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综述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国内外应用现状及管理对策 | 第57-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