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Extended Abstract | 第9-25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25-26页 |
1 绪论 | 第26-48页 |
1.1 硫概述 | 第26-27页 |
1.2 硫氧化合物 | 第27-32页 |
1.3 连多硫酸盐的理化性质 | 第32-37页 |
1.4 亚硫酸盐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37-38页 |
1.5 硫代硫酸盐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38-39页 |
1.6 连多硫酸盐分解与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39-41页 |
1.7 硫氧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41-46页 |
1.8 课题研究方法、内容和目标 | 第46-48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8-58页 |
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8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48-5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50-53页 |
2.4 数据分析及拟合 | 第53页 |
2.5 连三硫酸盐的制备与分析 | 第53-55页 |
2.6 连五硫酸盐的制备与分析 | 第55-58页 |
3 溴酸盐与硫代硫酸盐体系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研究 | 第58-74页 |
3.1 多种物质紫外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58-59页 |
3.2 HPLC条件的优化 | 第59-63页 |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BrO3~-_O_~(2+)体系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第63-73页 |
3.4 小结 | 第73-74页 |
4 连四硫酸盐亚硫酸化和硫代硫酸化色谱分析方法的确立 | 第74-81页 |
4.1 反应各个物质紫外监测波长的确定 | 第74页 |
4.2 反应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74-8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5 连四硫酸盐亚硫酸化反应动力学 | 第81-103页 |
5.1 亚硫酸盐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 第81-82页 |
5.2 反应中各组分的校正曲线 | 第82-84页 |
5.3 离子强度对反应的动力学影响 | 第84-85页 |
5.4 连四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反应的p H效应和物种分析 | 第85-89页 |
5.5 初始浓度比对连四硫酸盐亚硫酸化反应的影响 | 第89-93页 |
5.6 p H值对连四硫酸盐亚硫酸化的动力学影响 | 第93-94页 |
5.7 连四硫酸盐亚硫酸化的动力学参数确定 | 第94-97页 |
5.8 反应机理 | 第97-101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6 连四硫酸盐硫代硫酸化反应动力学 | 第103-115页 |
6.1 连多硫酸盐色谱分析方法的确立 | 第103-105页 |
6.2 反应过程中物种分析 | 第105-106页 |
6.3 离子强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106页 |
6.4 不同缓冲溶液对反应的动力学影响 | 第106-107页 |
6.5 初始浓度对连四硫酸盐硫代硫酸化反应的影响 | 第107-111页 |
6.6 初始速率法研究 | 第111-112页 |
6.7 反应机理 | 第112-114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7 碱性条件下连五硫酸盐的分解动力学 | 第115-132页 |
7.1 分解反应中含硫物质的分离与测定 | 第115-116页 |
7.2 连五硫酸盐分解反应p H值范围的探索 | 第116-117页 |
7.3 离子强度和缓冲溶液类型对分解反应的影响 | 第117-119页 |
7.4 初始速率法 | 第119-120页 |
7.5 化学反应计量学 | 第120-121页 |
7.6 初始浓度对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121-126页 |
7.7 p H值对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7.8 分解反应机理 | 第127-131页 |
7.9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8 连五硫酸盐亚硫酸化反应动力学 | 第132-145页 |
8.1 连五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反应的物种分析 | 第132页 |
8.2 初始浓度比对连五硫酸盐亚硫酸化反应的影响 | 第132-140页 |
8.3 p H值对连五硫酸盐亚硫酸化的动力学影响 | 第140-142页 |
8.4 初始速率法 | 第142页 |
8.5 反应机理 | 第142-144页 |
8.6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9 结论与创新 | 第145-147页 |
9.1 结论 | 第145-146页 |
9.2 创新 | 第146-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8页 |
作者简历 | 第158-16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