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青岛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第10-13页
        1.3.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5页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5-16页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第16-24页
    2.1 人类发展观及农业发展观的演进第16-17页
        2.1.1 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第16页
        2.1.2 以社会为发展目标的发展观第16页
        2.1.3 经济、社会与自然协同发展的发展观第16-17页
        2.1.4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17页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第17-20页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17-18页
        2.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第18-20页
    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依据第20-21页
        2.3.1 增长极限理论第20页
        2.3.2 人口承载力理论第20页
        2.3.3 人地系统理论第20页
        2.3.4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20-21页
        2.3.5 农业系统理论第21页
    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筛选方法第21-23页
    2.5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第23-24页
3 青岛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第24-30页
    3.1 青岛市基本情况第24-27页
        3.1.1 青岛市自然情况第24-25页
        3.1.2 青岛市经济社会情况第25-27页
    3.2 青岛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第27-30页
        3.2.1 制约农业经济方面的因素分析第27页
        3.2.2 制约农业资源环境方面的因素分析第27页
        3.2.3 制约农村社会方面的因素分析第27-28页
        3.2.4 制约农业科技方面的因素分析第28-30页
4 青岛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分析第30-43页
    4.1 青岛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的基本思路及步骤第30页
    4.2 青岛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第30-31页
    4.3 指标的阐述及计算方法第31-33页
    4.4 青岛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3-36页
    4.5 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方法第36-38页
    4.6 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值的计算第38-39页
    4.7 青岛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结果分析第39-43页
5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第43-48页
    5.1 国内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第43-44页
        5.1.1 黄淮海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第43页
        5.1.2 东北平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第43页
        5.1.3 黄体高原丘陵沟壑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第43-44页
        5.1.4 江浙沪经济发达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第44页
        5.1.5 沙漠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第44页
    5.2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第44-46页
        5.2.1 以色列“节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第44-45页
        5.2.2 日本保全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第45页
        5.2.3 法国的“理性”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第45-46页
        5.2.4 墨西哥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第46页
    5.3 上述国家对青岛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第46-48页
6 青岛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8-52页
    6.1 农业经济方面的对策建议第48-49页
    6.2 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对策建议第49-50页
    6.3 农业科技方面的对策建议第50-51页
    6.4 农村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第51-52页
7 本文总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历第5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大枣产业发展研究
下一篇:中日低碳技术合作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