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0-14页 |
1.2.1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能效评价指标 | 第10-11页 |
1.2.2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2 冷水机组及冷冻水泵参数模型 | 第17-23页 |
2.1 冷水机组模型建立方法 | 第17-21页 |
2.2 输配系统水泵模型建立方法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基于实测的冷水机组及冷冻水泵运行状态分析 | 第23-48页 |
3.1 测试方法 | 第23-28页 |
3.1.1 系统设备参数及测试关键参数 | 第23-24页 |
3.1.2 关键参数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24-27页 |
3.1.3 关键参数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3.2 测试建筑一的冷水机组及冷冻水泵运行问题分析 | 第28-42页 |
3.2.1 测试建筑基本信息 | 第28-29页 |
3.2.2 运行特性分析 | 第29-33页 |
3.2.3 冷水机组及冷冻水泵运行问题分析 | 第33-42页 |
3.2.4 改善措施 | 第42页 |
3.3 测试建筑二的冷水机组及冷冻水泵运行问题分析 | 第42-47页 |
3.3.1 测试建筑基本信息 | 第42-44页 |
3.3.2 冷水机组及冷冻水泵运行问题分析 | 第44-47页 |
3.3.3 改善措施 | 第47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7-48页 |
4 冷水机组及冷冻水泵能效提升曲线理论研究 | 第48-82页 |
4.1 冷水机组及冷冻水泵模型参数辨识 | 第48-57页 |
4.1.1 冷水机组模型参数辨识 | 第48-51页 |
4.1.2 输配系统水泵模型参数辨识 | 第51-57页 |
4.2 冷水机组及冷冻水泵仿真模拟平台建立 | 第57-61页 |
4.2.1 Trnsys简介 | 第57页 |
4.2.2 设备模块的建立 | 第57-59页 |
4.2.3 Matlab控制模块的嵌入 | 第59-61页 |
4.3 能效提升曲线概念 | 第61-65页 |
4.3.1 冷水机组及冷冻水泵运行特性 | 第61-65页 |
4.3.2 能效提升曲线概念的提出 | 第65页 |
4.4 能效提升曲线模型建立 | 第65-80页 |
4.4.1 模型关键参数选取 | 第66-74页 |
4.4.2 模型建立方法 | 第74-80页 |
4.4.3 能效提升曲线的适用性 | 第80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80-82页 |
5 基于能效提升曲线的冷水机组及冷冻水泵运行参数优化 | 第82-94页 |
5.1 决策变量的选取 | 第82-83页 |
5.2 冷水机组及冷冻水泵运行参数优化模型 | 第83-86页 |
5.2.1 优化的目标函数 | 第83页 |
5.2.2 常规优化的约束条件 | 第83-84页 |
5.2.3 基于能效提升曲线的约束条件 | 第84-85页 |
5.2.4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85-86页 |
5.3 基于能效提升曲线的设备运行参数优化模型求解 | 第86-87页 |
5.3.1 遗传算法的应用 | 第86页 |
5.3.2 优化模型的求解 | 第86-87页 |
5.4 能效提升曲线节能效果分析 | 第87-93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93-9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4-95页 |
6.2 展望 | 第95页 |
6.3 创新点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工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