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流化吸附法去除水中苯酚的材料及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9页
        1.2.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概况第10-11页
        1.2.2 应急处理技术现状分析第11-12页
        1.2.3 自然水体中有机物污染应急处置适用性分析第12-13页
        1.2.4 吸附材料现状分析第13-15页
        1.2.5 吸附材料改性方法分析第15页
        1.2.6 应急处理装置现状分析第15-16页
        1.2.7 流化床技术现状分析第16-18页
        1.2.8 流化床 CFD 数值模拟第18-19页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1-27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1-22页
    2.2 实验装置第22-23页
    2.3 实验步骤第23-25页
        2.3.1 不同种类吸附材料的吸附实验第23页
        2.3.2 活性炭的吸附实验第23-24页
        2.3.3 活性炭微波改性实验第24页
        2.3.4 吸附流化床动态实验第24-25页
    2.4 分析测定方法第25-27页
        2.4.1 苯酚浓度的测定第25页
        2.4.2 活性炭的表征方法第25页
        2.4.3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分析第25-26页
        2.4.4 活性炭零电点(PZC)的测定第26-27页
第3章 吸附剂的筛选及改性研究第27-42页
    3.1 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研究第27-29页
        3.1.1 不同吸附材料对苯酚的吸附效果第27-28页
        3.1.2 椰壳炭的吸附等温线第28页
        3.1.3 椰壳炭吸附苯酚的干扰实验研究第28-29页
    3.2 活性炭微波改性研究第29-34页
        3.2.1 活性炭改性方法方向第29-30页
        3.2.2 微波功率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0-32页
        3.2.3 辐照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2-33页
        3.2.4 改性活性炭量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3.3 微波改性活性炭与原炭的表征分析第34-40页
        3.3.1 吸附等温线的拟合第34-36页
        3.3.2 表面官能团分析第36页
        3.3.3 零电点分析第36-37页
        3.3.4 表面元素分析第37页
        3.3.5 表面形貌分析第37-38页
        3.3.6 比表面积分析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吸附流化床工艺的研究第42-58页
    4.1 吸附流化床相关参数的确定第42-45页
        4.1.1 主要物性参数的确定第42-43页
        4.1.2 临界流化速度 umf的确定第43-44页
        4.1.3 带出速度 ut的确定第44页
        4.1.4 流化床高度与直径的确定第44-45页
        4.1.5 分布器形式的确定第45页
    4.2 吸附流化床动态运行条件实验第45-50页
        4.2.1 苯酚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4.2.2 表观液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6页
        4.2.3 活性炭粒径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6-47页
        4.2.4 活性炭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7-48页
        4.2.5 流化床内活性炭失效时间第48-49页
        4.2.6 流化床内活性炭磨损情况第49页
        4.2.7 流化床与固定床吸附效果比较第49-50页
    4.3 流化床吸附动力学研究第50-52页
    4.4 流化床内流动特性研究第52-56页
        4.4.1 流化床床层压降分析第52-54页
        4.4.2 流化床内空隙率分析第54-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流化床的数值模拟研究第58-70页
    5.1 CFD 模型及研究方法第58-59页
        5.1.1 双流体模型第58-59页
        5.1.2 颗粒轨道模型第59页
        5.1.3 拟颗粒模型第59页
    5.2 液固流化床数值模拟研究第59-69页
        5.2.1 模拟液固两相流模型及参数确定第59-60页
        5.2.2 固含率模拟结果分析第60-63页
        5.2.3 颗粒速度分布模拟结果分析第63-65页
        5.2.4 床内压强模拟结果分析第65-66页
        5.2.5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第66-68页
        5.2.6 多孔板结构对固含率分布的影响第68-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条件下强化水解-AICS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性能研究
下一篇:交通碳排放权分配与交易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