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问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4 关键问题与论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1 关键问题 | 第13页 |
1.4.2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进展综述 | 第14-20页 |
2.1 非饱和土中水分迁移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2.2 电渗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2.3 从微观到宏观的跨尺度问题 | 第18-20页 |
第三章 非饱和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水分分布理论模型 | 第20-32页 |
3.1 土中水的能量状态 | 第20-21页 |
3.2 理论假设 | 第21页 |
3.3 基质势与电势共同作用下水分分布模型 | 第21-24页 |
3.3.1 基质势对毛细水的迁移作用 | 第21-22页 |
3.3.2 电势对毛细水的迁移作用 | 第22-23页 |
3.3.3 非饱和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水分分布的理论模型 | 第23-24页 |
3.4 土体特性参数及定解条件 | 第24-32页 |
3.4.1 土体电导率与含水率的关系 | 第25页 |
3.4.2 土体基质吸力与含水率的关系 | 第25-28页 |
3.4.3 土体非饱和渗透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 | 第28-31页 |
3.4.4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直流电场抑制毛细水上升试验验证 | 第32-46页 |
4.1 测定土-水特征曲线 | 第32-34页 |
4.1.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4.1.2 试验结果 | 第33-34页 |
4.2 测定饱和渗透系数 | 第34-36页 |
4.2.1 试验设计和方法 | 第34-35页 |
4.2.2 试验结果 | 第35-36页 |
4.3 直流电场抑制毛细水上升试验 | 第36-38页 |
4.3.1 试验设计和方法 | 第36-37页 |
4.3.2 试验结果 | 第37-38页 |
4.4 理论验证对比 | 第38-46页 |
4.4.1 理论计算方法 | 第38-41页 |
4.4.2 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比较 | 第41-46页 |
第五章 毛细水上升与土遗址劣化的关系 | 第46-51页 |
5.1 土遗址劣化概述 | 第46-48页 |
5.1.1 土遗址的劣化因素 | 第46-47页 |
5.1.2 毛细水上升与土遗址劣化的关系 | 第47-48页 |
5.2 土遗址水环境控制方法 | 第48-49页 |
5.3 直流电场抑制遗址土毛细水上升原理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6.1 结论 | 第51-5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