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风险特征角度 | 第9-10页 |
2.风险治理角度 | 第10页 |
3.脆弱性角度 | 第10-11页 |
4.评价模型角度 | 第11页 |
(四)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 第11-13页 |
1.研究重点 | 第11-12页 |
2.研究难点 | 第12-13页 |
一、城市社区风险特征 | 第13-17页 |
(一)社区及城市社区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城市社区的安全服务职能 | 第14页 |
(三)城市社区风险与特征 | 第14-16页 |
1.城市社区风险的不确定性 | 第15页 |
2.城市社区风险的普遍性 | 第15页 |
3.城市社区风险的社会性 | 第15页 |
4.城市社区风险的多变性 | 第15-16页 |
5.城市社区风险的人为作用 | 第16页 |
(四)城市社区风险评价 | 第16-17页 |
二、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 第17-23页 |
(一)风险评价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风险评价方法 | 第18-23页 |
1.风险因素分析法 | 第19页 |
2.风险率评价法 | 第19-20页 |
3.定性分析方法 | 第20页 |
4.定量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5.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三、城市社区风险评价框架 | 第23-30页 |
(一)城市社区风险评价内容 | 第23-25页 |
1.致灾因子 | 第23-24页 |
2.暴露度-脆弱性 | 第24页 |
3.恢复力 | 第24-25页 |
(二)城市社区风险类别和表现形式 | 第25-26页 |
(三)评价方法 | 第26-30页 |
1.德尔菲法 | 第26-28页 |
2.层次分析法 | 第28-29页 |
3.综合评价法 | 第29-30页 |
四、对成都市锦江区华兴街社区的风险评价实例 | 第30-41页 |
(一)社区概况 | 第30页 |
(二)社区灾害的主要特点 | 第30-31页 |
1.人因灾害 | 第30页 |
2.老旧建筑影响 | 第30页 |
3.征地拆迁 | 第30-31页 |
(三)风险评价的现状与不足 | 第31-32页 |
1.风险评价现状 | 第31页 |
2.风险评价的不足 | 第31-32页 |
(四)风险评价实例 | 第32-40页 |
1.致灾因子分析 | 第32-33页 |
2.风险评价指标及权重 | 第33-36页 |
3.综合评价 | 第36-39页 |
4.华兴街社区风险控制与应对策略 | 第39-40页 |
(五)城市社区风险评价的参考模型 | 第40-41页 |
五、结语与展望 | 第41-42页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第42-44页 |
附录1 成都市华兴街社区风险因素评分表 | 第44-45页 |
附录2 城市社区风险评价指标调查问卷(一) | 第45-46页 |
附录3 城市社区风险评价指标调查问卷(二) | 第46-47页 |
附录4 城市社区风险评价指标调查问卷(三)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