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基于DPSIR模型的合肥市房地产业可持续性发展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 研究方法第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19-24页
    2.1 DPSIR模型第19-21页
        2.1.1 DPSIR模型的来源第19页
        2.1.2 DPSIR模型的框架第19-21页
    2.2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第21-22页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页
        2.2.2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合肥市房地产业发展状况分析第24-33页
    3.1 合肥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第24-30页
        3.1.1 房地产业开发投资状况第24-26页
        3.1.2 房地产业建造状况第26-27页
        3.1.3 房地产业市场销售状况第27-29页
        3.1.4 房地产业企业状况第29-30页
    3.2 合肥市房地产业发展环境第30-32页
        3.2.1 外部环境第30-31页
        3.2.2 内部环境第31-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合肥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第33-54页
    4.1 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3-37页
        4.1.1 基于DPSIR模型指标因素的理论分析第33-34页
        4.1.2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第34-35页
        4.1.3 建立基于DPSIR框架模型的指标体系第35-37页
    4.2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第37-45页
        4.2.1 客观权重计算——熵值法第38-40页
        4.2.2 主观权重计算——层次分析法第40-44页
        4.2.3 综合权重第44-45页
    4.3 确定综合指数及评价区间第45-47页
        4.3.1 评价综合指数计算第45-46页
        4.3.2 评价标准第46-47页
    4.4 合肥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第47-53页
        4.4.1 “驱动力”指标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7-48页
        4.4.2 “压力”指标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8-49页
        4.4.3 “状态”指标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9-50页
        4.4.4 “影响”指标评价结果与分析第50-51页
        4.4.5 “响应”指标评价结果与分析第51-52页
        4.4.6 综合指数评价结果与分析第52-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第54-57页
    5.1 结论第54页
    5.2 合肥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第54-56页
        5.2.1 抓住多重叠加战略机遇,开创发展新局面第54-55页
        5.2.2 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第55页
        5.2.3 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有效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第55-56页
        5.2.4 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居住生活品质第56页
    5.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电子化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下一篇:基于T-S模糊模型的预测控制综合方法及其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