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 乳腺癌治疗方法及常用药物概述 | 第11-14页 |
1.2.1 抗雌激素药 | 第12-13页 |
1.2.2 孕激素及雌激素 | 第13页 |
1.2.3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 第13-14页 |
1.2.4 芳香化酶抑制剂 | 第14页 |
1.3 帕博西林的概述 | 第14-16页 |
1.3.1 临床研究历程 | 第15页 |
1.3.2 安全性和耐受性 | 第15-16页 |
1.3.3 优势及展望 | 第16页 |
1.4 帕博西林中间体—4-(6-氨基吡啶3基)-哌嗪1甲酸叔丁酯的概述 | 第16-21页 |
1.4.1 4-(6-氨基吡啶3基)-哌嗪1甲酸叔丁酯的简介 | 第16-17页 |
1.4.2 4-(6-氨基吡啶3基)-哌嗪1甲酸叔丁酯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17-19页 |
1.4.3 2-硝基5溴吡啶的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19-21页 |
第二章 2-硝基5溴吡啶的合成 | 第21-35页 |
2.1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2.2 2-氨基5溴吡啶的合成 | 第22-26页 |
2.2.1 合成步骤 | 第22页 |
2.2.2 合成机理 | 第22-23页 |
2.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3-26页 |
2.3 2-硝基5溴吡啶的合成 | 第26-29页 |
2.3.1 合成步骤 | 第26-27页 |
2.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29页 |
2.4 副产物丁二酰亚胺的回收 | 第29页 |
2.5 产品表征 | 第29-32页 |
2.5.1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第29-31页 |
2.5.2 红外光谱检测 | 第31-32页 |
2.5.3 核磁氢谱检测 | 第32页 |
2.6 原材料成本核算 | 第32-35页 |
第三章 4-(6-氨基吡啶3基)-哌嗪1甲酸叔丁酯的合成 | 第35-51页 |
3.1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与药品 | 第35-36页 |
3.2 4-(6-硝基吡啶3基)-哌嗪1甲酸叔丁酯的合成 | 第36-41页 |
3.2.1 合成步骤 | 第36页 |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3.3 4-(6-氨基吡啶3基)-哌嗪1甲酸叔丁酯的合成 | 第41-44页 |
3.3.1 合成步骤 | 第41页 |
3.3.2 合成思路 | 第41-42页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4页 |
3.4 产品表征 | 第44-48页 |
3.4.1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第44-46页 |
3.4.2 液相质谱检测 | 第46-47页 |
3.4.3 核磁氢谱检测 | 第47-48页 |
3.5 原材料成本核算 | 第48-5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