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基于应变楔理论的护壁抗滑桩计算及桩前被动土拱效应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0-18页
        1.2.1 护壁与桩身相互作用及桩-土接触面模拟方法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抗滑桩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3 桩间土拱效应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8页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8-19页
        1.3.1 研究目标第18-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基于应变楔理论的护壁抗滑桩水平变形计算第21-49页
    2.1 概述第21页
    2.2 基于应变楔理论的抗滑桩计算模型第21-33页
        2.2.1 应变楔模型基本概念第21-29页
        2.2.2 砂土中改进的应变楔计算模型第29-33页
    2.3 考虑护壁贡献的护壁抗滑桩水平变形计算理论第33-45页
        2.3.1 基于应变楔理论的护壁桩的水平变形计算第34-38页
        2.3.2 基于应变楔理论和差分法的护壁桩水平变形计算过程第38-42页
        2.3.3 基于m法的护壁桩水平变形计算第42-43页
        2.3.4 刚性护壁桩的水平变形计算第43-45页
    2.4 算例分析第45-47页
    2.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三章 考虑护壁作用的抗滑桩水平承载力及护壁贡献计算第49-59页
    3.1 概述第49页
    3.2 基于单筋矩形截面梁受弯、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第49-53页
        3.2.1 桩身受弯承载力第49-50页
        3.2.2 桩身受剪承载力第50-51页
        3.2.3 护壁对承载力的贡献第51-53页
    3.3 基于应变楔理论的抗滑桩水平承载力计算第53-56页
        3.3.1 基于变形控制和应变楔理论的桩身水平承载力第53-55页
        3.3.2 基于变形控制和应变楔理论的护壁桩水平承载力第55-56页
        3.3.3 护壁对承载力的贡献第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9页
第四章 抗滑桩桩前被动土拱效应初探第59-73页
    4.1 概述第59页
    4.2 被动土拱力学模型第59-62页
        4.2.1 基于Mindlin解的水平附加应力计算第60-61页
        4.2.2 被动土拱应力分析模型第61-62页
    4.3 基于理论解析的被动土拱效应影响因素分析第62-64页
        4.3.1 附加应力的等值线第63页
        4.3.2 桩前被动土拱效应的影响因素第63-64页
    4.4 被动土拱效应的数值模拟试验第64-70页
        4.4.1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5-66页
        4.4.2 被动土拱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66-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5.1 结论第73-74页
    5.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1-82页
    本人研究生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第81页
    本人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建设单位满意度视角的工程服务质量研究
下一篇:基于常规直剪试验的泾阳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