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C/Cu连接在聚变堆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1.2 C/Cu连接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 第12页 |
1.2 碳材料与金属连接的方法 | 第12-14页 |
1.3 C/Cu钎焊的难点 | 第14-16页 |
1.4 C/Cu连接中的润湿性问题 | 第16-18页 |
1.4.1 金属/陶瓷润湿机理 | 第16页 |
1.4.2 C/Cu连接中改善润湿性的方法 | 第16-18页 |
1.5 陶瓷/金属接头的残余热应力 | 第18-24页 |
1.5.1 残余热应力的产生 | 第18-20页 |
1.5.2 陶瓷/金属接头中残余热应力的缓解方法 | 第20-24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3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28页 |
2.1.1 连接母材 | 第25页 |
2.1.2 钎料 | 第25-28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8-30页 |
2.3 试验过程 | 第30-31页 |
2.4 性能测试与微观分析 | 第31-35页 |
2.4.1 剪切强度测试 | 第31-32页 |
2.4.2 电阻率测试 | 第32-33页 |
2.4.3 接头微观分析 | 第33-35页 |
第3章 采用Cu-TiH_2-Ni和TiH_2-Ni-Cu活性钎料连接C/Cu | 第35-55页 |
3.1 钎料的选择 | 第35-41页 |
3.1.1 活性钎料的选择 | 第35-36页 |
3.1.2 钎料蒸发速率 | 第36-38页 |
3.1.3 钎料的相组成 | 第38-41页 |
3.2 Cu-TiH_2-Ni活性钎料连接C/Cu的接头界面微观分析 | 第41-47页 |
3.3 TiH_2-Ni-Cu活性钎料连接C/Cu的接头界面微观分析 | 第47-50页 |
3.4 C/Cu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分析 | 第50-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4章 Cu-TiH_2-Ni基和TiH_2-Ni-Cu基复合钎料中增强相在C/Cu连接中的作用 | 第55-77页 |
4.1 Cu-TiH_2-Ni基钎料连接C/Cu的接头界面结构 | 第55-65页 |
4.1.1 Cu-TiH_2-Ni+B复合钎料连接C/Cu的接头界面结构.45 | 第55-63页 |
4.1.2 Cu-TiH_2-Ni+TiC复合钎料连接C/Cu的接头界面结构 | 第63-65页 |
4.2 TiH_2-Ni-Cu基钎料连接C/Cu的接头界面结构 | 第65-70页 |
4.2.1 TiH_2-Ni-Cu+B复合钎料连接C/Cu的接头界面结构.55 | 第65-67页 |
4.2.2 TiH_2-Ni-Cu+TiC复合钎料连接C/Cu的接头界面结构 | 第67-70页 |
4.3 复合钎料连接C/Cu的接头性能 | 第70-72页 |
4.3.1 复合钎料连接C/Cu的接头剪切强度 | 第70-71页 |
4.3.2 Cu-TiH_2-Ni基钎料连接C/Cu的接头连接区域电阻率 | 第71-72页 |
4.4 复合钎料中增强相对C/Cu接头的增强作用机制 | 第72-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7-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