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冷热交替热物理治疗引起小鼠乳腺癌抗肿瘤免疫响应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乳腺癌治疗中的温热治疗和冷疗第9-25页
    1.1 温热治疗和冷疗第9-10页
    1.2 冷热治疗中的抗肿瘤免疫响应第10-16页
        1.2.1 机体抗肿瘤免疫响应的主要机制第10-12页
        1.2.2 热休克蛋白——温热治疗中产生免疫响应的主要因素第12-15页
        1.2.3 颇有争议的冷疗后机体抗肿瘤免疫响应第15-16页
    1.3 冷热协同疗法的提出第16-17页
    1.4 研究中所用的动物乳腺癌模型第17-21页
    1.5 论文的工作设想和内容第21页
    参考文献第21-25页
第二章 冷热交替在小鼠扩散型乳腺癌模型中的疗效评价第25-38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方法和材料第25-29页
        2.2.1 实验中所使用的动物、细胞系及试剂第25-26页
        2.2.2 仪器第26页
        2.2.3 BALB/c 小鼠中 4T1 扩散型乳腺癌模型的建立及肿瘤大小的测定第26页
        2.2.4 冷热治疗及手术切除第26-28页
        2.2.5 使用BCS 196 冷台对冷热交替实验进行定量重复第28-29页
        2.2.6 对整个冷热交替治疗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第29页
    2.3 实验结果第29-35页
        2.3.1 对整个冷热治疗过程温度场模拟的计算结果第29-34页
        2.3.2 冷热交替治疗疗效的评价第34-35页
    2.4 分析与讨论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8页
第三章 冷热交替治疗引起抗肿瘤免疫响应的研究第38-53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实验方法和材料第38-41页
        3.2.1 动物、细胞系及试剂第38-39页
        3.2.2 仪器第39页
        3.2.3 免疫缺陷小鼠肿瘤模型的冷热交替治疗第39页
        3.2.4 冷热交替治愈鼠的二次接种实验第39页
        3.2.5 冷热交替处理后原位肿瘤的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第39-40页
        3.2.6 体外细胞毒反应测定第40-41页
        3.2.7 小鼠血清中Th1 型细胞因子的测定第41页
        3.2.8 数据统计第41页
    3.3 实验结果第41-49页
        3.3.1 冷热交替治疗在免疫缺陷机体中的效果第41-42页
        3.3.2 冷热治疗后原位肿瘤的病理分析第42-43页
        3.3.3 冷热交替治疗后小鼠体内抗肿瘤免疫响应第43-49页
    3.4 分析及讨论第49-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总结和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有关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胡桃楸内生真菌的分离及高抗癌活性菌株筛选
下一篇:灵杞黄斑颗粒含药血清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