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6页 |
一、选题的现实背景 | 第11-15页 |
二、选题的理论背景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一、警察职业压力源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二、警察职业压力后果及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三、影响警察职业压力的人口学变量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职业压力相关理论及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2-32页 |
第一节 职业压力相关理论 | 第22-29页 |
一、职业压力的概念 | 第22-23页 |
二、职业压力的发生机理 | 第23-26页 |
三、职业压力源 | 第26-27页 |
四、职业压力的后果 | 第27-28页 |
五、职业压力的测量工具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9-32页 |
一、研究模型的提出 | 第29-30页 |
二、研究假设的建立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上海市警察职业压力的问卷调查 | 第32-42页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第32-34页 |
一、职业压力部分的问卷设计 | 第32-33页 |
二、工作满意感部分的问卷设计 | 第33-34页 |
第二节 问卷调查说明 | 第34-36页 |
一、问卷调查程序 | 第34页 |
二、问卷样本说明 | 第34-35页 |
三、问卷数据处理说明 | 第35-36页 |
第三节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6-42页 |
一、职业压力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第36-39页 |
二、工作满意感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第39-42页 |
第四章 上海市警察职业压力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42-55页 |
第一节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2-50页 |
一、职业压力量表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42-48页 |
二、工作满意感量表总体情况分析 | 第48-49页 |
三、职业压力对工作满意感影响作用分析 | 第49-50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的讨论 | 第50-55页 |
一、描述性统计讨论 | 第50-51页 |
二、不同个人属性比较讨论 | 第51-54页 |
三、职业压力对工作满意感影响作用的讨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缓解上海市警察职业压力的管理建议 | 第55-66页 |
第一节 建立多方参与的警察工作减压机制 | 第55-58页 |
一、合理调配有限警力 | 第55-56页 |
二、开展实用多样的教育培训 | 第56页 |
三、完善警察心理健康保障体系 | 第56-58页 |
第二节 营造有利的社会执法环境 | 第58-60页 |
一、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 第58-59页 |
二、加强警察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建设 | 第59-60页 |
第三节 做好警察个人职业生涯管理 | 第60-62页 |
一、树立职业生涯管理的理念 | 第60-61页 |
二、设计合理的职业生涯通道 | 第61页 |
三、有效实施职业生涯管理 | 第61-62页 |
第四节 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 第62-64页 |
一、明确考核目标,完善考核机制 | 第62页 |
二、提高领导艺术,实施多重关怀 | 第62-63页 |
三、改善工作环境,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 第63页 |
四、落实从优待警,体现以人为本 | 第63-64页 |
第五节 各种减压措施的完善 | 第64-66页 |
一、针对不同性别 | 第64页 |
二、针对不同警种 | 第64页 |
三、针对不同学历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6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 | 第66-67页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66-67页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67页 |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