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9页 |
1.1 小麦抗白粉病抗性遗传的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1.2 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 | 第21-23页 |
1.3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的方法及策略 | 第23-2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9-4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9-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41页 |
2.2.1 白粉病抗性鉴定 | 第31页 |
2.2.2 小麦总 D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2.2.3 AFLP实验程序 | 第32-35页 |
2.2.4 连锁性鉴定 | 第35页 |
2.2.5 特异片段的克隆 | 第35-39页 |
2.2.6 测序 | 第39页 |
2.2.7 AFLP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 | 第39-4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1-54页 |
3.1 结果 | 第41-49页 |
3.1.1 白粉病抗性鉴定与抗性遗传分析 | 第41页 |
3.1.2 Brock中抗白粉病新基因的AFLP分子标记筛选 | 第41-45页 |
3.1.3 特异性片段与抗白粉病基因的连锁性分析 | 第45页 |
3.1.4 P6舰3_(163),P6/M3_(166),P3/M6_(395)特异片段的克隆与测序 | 第45-48页 |
3.1.5 SCAR标记的转化 | 第48-49页 |
3.2 讨论 | 第49-54页 |
3.2.1 AFLP实验操作的几点体会 | 第50-51页 |
3.2.2 目的片段的克隆 | 第51页 |
3.2.3 SCAR引物的设计原则 | 第51-52页 |
3.2.4 SCAR标记转化的探讨 | 第52-53页 |
3.2.5 SCAR标记在辅助选择育种上的可行性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