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1 国外实物期权研究回顾 | 第15-20页 |
1.2.2 国内实物期权研究回顾 | 第20-2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第21-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框架结构 | 第22-23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创业投资理论概述 | 第24-44页 |
2.1 创业投资的定义及内涵 | 第24-28页 |
2.1.1 创业投资的定义 | 第24-25页 |
2.1.2 创业投资的特点 | 第25-28页 |
2.2 创业投资的运作及决策评价特点 | 第28-32页 |
2.2.1 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 | 第28-30页 |
2.2.2 创业投资决策评价特点 | 第30-32页 |
2.3 传统创业投资决策评价方法 | 第32-38页 |
2.3.1 折现现金流法 | 第32-36页 |
2.3.2 层次分析法 | 第36-38页 |
2.4 创业投资文献概述 | 第38-42页 |
2.4.1 国外创业投资研究回顾 | 第39-41页 |
2.4.2 国内创业投资研究回顾 | 第41-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实物期权理论及其评价机制 | 第44-64页 |
3.1 实物期权的起源及定义 | 第44-46页 |
3.1.1 实物期权的起源和发展 | 第44-45页 |
3.1.2 实物期权的定义 | 第45-46页 |
3.2 实物期权的内涵及分类 | 第46-55页 |
3.2.1 实物期权与净现值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46-48页 |
3.2.2 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的比较研究 | 第48-51页 |
3.2.3 实物期权的分类 | 第51-55页 |
3.3 实物期权定价方法研究 | 第55-62页 |
3.3.1 实物期权定价连续分析方法 | 第55-57页 |
3.3.2 实物期权定价离散分析方法 | 第57-59页 |
3.3.3 Black-Scholes 模型和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异同 | 第59-61页 |
3.3.4 实物期权理论的评价机制 | 第61-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创业投资的实物期权特性 | 第64-82页 |
4.1 创业投资运营中不同阶段及风险 | 第64-66页 |
4.2 创业投资中的传统风险理论 | 第66-69页 |
4.2.1 创业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概述 | 第66页 |
4.2.2 创业投资的风险理论 | 第66-69页 |
4.3 风险与不确定性 | 第69-73页 |
4.3.1 风险与不确定性 | 第69-70页 |
4.3.2 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 第70-71页 |
4.3.3 传统的错误理解 | 第71-72页 |
4.3.4 不确定性的经济学分析 | 第72-73页 |
4.4 创业投资中的不确定性与实物期权 | 第73-76页 |
4.4.1 管理弹性和期权 | 第73-74页 |
4.4.2 不确定性与实物期权 | 第74-76页 |
4.5 创业投资中的实物期权特性分析 | 第76-81页 |
4.5.1 创业投资决策体现出的实物期权性质 | 第76-79页 |
4.5.2 创业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模式 | 第79-8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创业投资的实物期权定价研究 | 第82-96页 |
5.1 传统创业投资实物期权模型 | 第82-85页 |
5.2 价值及成本不确定情况下的创业投资决策模型 | 第85-91页 |
5.2.1 创业投资阶段划分 | 第85-86页 |
5.2.2 创业企业潜在价值的随机方程 | 第86-87页 |
5.2.3 创业投资成本的不确定性 | 第87-89页 |
5.2.4 投资机会价值 | 第89-91页 |
5.3 案例分析 | 第91-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政策转换下的创业投资期权定价 | 第96-121页 |
6.1 政府在创业投资中的地位 | 第96-103页 |
6.1.1 国外创业投资业中的政府角色 | 第96-98页 |
6.1.2 我国创业投资政策发展及影响 | 第98-101页 |
6.1.3 关于政府政策对创业投资决策影响的传统研究 | 第101-103页 |
6.2 实物期权理论对政策影响效应的研究 | 第103-108页 |
6.2.1 文献回顾 | 第103-105页 |
6.2.2 Metcalf-Hassett 模型基本原理 | 第105-108页 |
6.3 政策转换下的创业投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第108-120页 |
6.3.1 模型构建 | 第108-113页 |
6.3.2 与没有政策转换时的比较研究 | 第113-115页 |
6.3.3 模型主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115-12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七章 竞争条件下的创业投资期权博弈分析 | 第121-146页 |
7.1 期权博弈理论概述 | 第121-127页 |
7.1.1 创业投资中的期权博弈思想 | 第121-123页 |
7.1.2 期权博弈理论分析 | 第123-126页 |
7.1.3 期权博弈定价方法的发展 | 第126-127页 |
7.2 期权博弈方法对创业投资项目的评估分析 | 第127-138页 |
7.2.1 两个投资者竞争条件下创业投资阶段的划分 | 第128页 |
7.2.2 创业投资竞争中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 第128-129页 |
7.2.3 投资竞争中的经济学思想 | 第129-130页 |
7.2.4 创业投资竞争中的成本不确定性 | 第130-132页 |
7.2.5 竞争市场下创业投资的决策分析 | 第132-138页 |
7.3 模型主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138-144页 |
7.3.1 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138-139页 |
7.3.2 初值设定 | 第139页 |
7.3.3 主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139-144页 |
7.4 期权博弈理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44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44-146页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46-150页 |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 | 第146-147页 |
8.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47-148页 |
8.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 第148-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60页 |
致谢 | 第160-161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 | 第161-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