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ERP的现状与国内外实施应用综述 | 第9-13页 |
1.2.1 ERP简介 | 第9-10页 |
1.2.2 ERP管理理念与中国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1.2.3 ERP实施应用综述 | 第11-13页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1.3.1 课题来源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配件管理业务流程及数据现状分析 | 第15-25页 |
2.1 红塔集团及ERP实施情况简介 | 第15页 |
2.1.1 红塔集团简介 | 第15页 |
2.1.2 ERP实施情况简介 | 第15页 |
2.2 配件管理组织机构与业务流程现状分析 | 第15-19页 |
2.2.1 组织机构 | 第15-16页 |
2.2.2 业务流程现状分析 | 第16-19页 |
2.3 配件管理的数据现状分析 | 第19-22页 |
2.3.1 配件数据量与描述的不规范性分析 | 第19-20页 |
2.3.2 配件数据原有编码原则的多样性 | 第20-21页 |
2.3.3 现状数据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1-22页 |
2.4 配件数据准备的困难与研究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2.5 配件数据准备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23-25页 |
2.5.1 配件数据准备中的问题 | 第23页 |
2.5.2 配件数据准备的问题解决方案 | 第23-25页 |
3 基于ERP的配件管理业务流程重构 | 第25-29页 |
3.1 概述 | 第25页 |
3.2 配件管理的组织结构变化 | 第25-26页 |
3.3 重构后的业务流程 | 第26-29页 |
3.3.1 重构后的业务流程 | 第26-28页 |
3.3.2 重构后的业务流程变化 | 第28-29页 |
4 配件数据重构 | 第29-41页 |
4.1 数据重构的预备知识 | 第29-32页 |
4.1.1 物料管理模块的功能及组织等级 | 第29-30页 |
4.1.2 物料管理模块的基本数据 | 第30-32页 |
4.2 红塔配件数据重构的原则 | 第32-33页 |
4.3 配件主数据重构 | 第33-36页 |
4.3.1 配件主数据的组织等级 | 第33-34页 |
4.3.2 配件主数据视图结构设计 | 第34-36页 |
4.4 配件附加数据重构 | 第36-41页 |
4.4.1 配件附加数据结构设计 | 第36-39页 |
4.4.2 配件附加数据清单的自动生成 | 第39页 |
4.4.3 配件附加数据创建维护屏幕设计 | 第39-41页 |
5 配件静态数据分类及编码研究 | 第41-53页 |
5.1 配件静态数据分类原则制定 | 第41-44页 |
5.1.1 配件数据的定义及包含的内容 | 第41-42页 |
5.1.2 配件静态数据规范整理 | 第42页 |
5.1.3 配件静态数据分类原则制定 | 第42-44页 |
5.2 配件静态数据编码原则制定 | 第44-50页 |
5.2.1 信息系统的代码设计 | 第44-47页 |
5.2.2 配件编码原则制定 | 第47-50页 |
5.3 确保数据规范与准确采用的方法及措施 | 第50-53页 |
5.3.1 编码前检查重复物料 | 第50-51页 |
5.3.2 自动生成物料描述 | 第51-52页 |
5.3.3 编码完成后检查重码情况 | 第52-53页 |
6 配件数据准备的实施及效果 | 第53-69页 |
6.1 概述 | 第53页 |
6.2 配件主数据准备方法 | 第53-55页 |
6.2.1 各工厂需创建的数据视图 | 第54页 |
6.2.3 配件主数据维护规范 | 第54-55页 |
6.2.4 配件主数据填写方法 | 第55页 |
6.3 数据到系统的转换方法 | 第55-59页 |
6.3.1 数据到系统的转换方法简介 | 第55-58页 |
6.3.2 配件数据的导入方法 | 第58-59页 |
6.4 数据在系统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检查 | 第59-61页 |
6.4.1 批输入过程中对数据准确性和规范性的检查 | 第59页 |
6.4.2 数据导入系统后的检查 | 第59-60页 |
6.4.3 配件编码及描述数据查询 | 第60-61页 |
6.5 标识卡片数据准备 | 第61-62页 |
6.6 配件数据准备的效果 | 第62-69页 |
7 结论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