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1.1 梳理现有研究成果 | 第11页 |
1.2.1.2 突出社工视角,丰富理论成果 | 第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2.2.1 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建设 | 第11页 |
1.2.2.2 增加政府对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的重视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1.1 关于社会组织建设困境的研究 | 第12页 |
1.3.1.2 关于社会组织建设困境对策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3.2.1 国内学者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认知 | 第13页 |
1.3.2.2 关于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困境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2.3 关于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困境对策的研究 | 第14-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1 文献分析 | 第16页 |
1.4.2 个案研究 | 第16页 |
1.5 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1.5.1 组织关系理论 | 第16-17页 |
1.5.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18页 |
2 关于社区社会组织基本情况概述 | 第18-22页 |
2.1 核心概念阐述 | 第18-20页 |
2.1.1 社区工作 | 第18-19页 |
2.1.2 社会组织与非盈利组织 | 第19页 |
2.1.3 社区社会组织 | 第19-20页 |
2.1.4 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 | 第20页 |
2.1.4.1 社会工作者 | 第20页 |
2.1.4.2 社区工作者 | 第20页 |
2.2 西城X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情况 | 第20-22页 |
2.2.1 选取X街道作研究对象的缘由 | 第20-21页 |
2.2.2 X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基本概况 | 第21-22页 |
3 西城X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困境现状 | 第22-28页 |
3.1 章程落实、组织运行及策划管理的困境 | 第22-26页 |
3.1.1 章程落实情况不佳 | 第22-23页 |
3.1.2 组织运行缺乏规范性 | 第23页 |
3.1.3 活动策划管理水平低 | 第23-26页 |
3.1.3.1 活动流程 | 第24页 |
3.1.3.2 活动进行中的优点及问题 | 第24-26页 |
3.2 人员困境 | 第26-28页 |
3.2.1 社区工作人员主导,缺少志愿者 | 第26页 |
3.2.2 高素质工作人员流失,专业化水平低 | 第26-27页 |
3.2.3 老龄化程度高 | 第27-28页 |
3.3 资金困境 | 第28页 |
4 西城X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困境原因 | 第28-32页 |
4.1 文件落实不到位 | 第28-29页 |
4.2 低薪酬造成专业人员流失,非专业工作者难胜任工作 | 第29-30页 |
4.3 行政化趋势明显,社区资源开发不足 | 第30页 |
4.4 年轻人缺乏公共事务参与意识,老年人填补空缺需求 | 第30-31页 |
4.5 项目经费审批难 | 第31-32页 |
5 解决X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困境对策研究 | 第32-37页 |
5.1 改善社区工作者待遇避免人才流失,增强与社工机构合作提升专业性 | 第32-33页 |
5.2 充分发掘社区人力、物质资源 | 第33-34页 |
5.2.1 发掘社区人力资源 | 第33-34页 |
5.2.2 发掘社区物质资源 | 第34页 |
5.3 规范壮大现有社区社会组织,逐步提升项目运作能力 | 第34-35页 |
5.4 增加对工作人员物质激励、心理疏导 | 第35-36页 |
5.5 培育公民意识,增强社会参与 | 第36-37页 |
6 结论与反思 | 第37-4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7-39页 |
6.2 展望与不足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A 访谈提纲 | 第43-45页 |
附录B 北京市西城区X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名录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