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通信、信号论文--铁路信号论文--区间闭塞与机车信号系统论文--列车运行自动化论文

复杂场景下列控系统功能验证分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列控系统功能的复杂性第12-14页
        1.2.2 列控系统功能验证方法第14-16页
    1.3 论文结构安排第16-18页
    1.4 小结第18-20页
2 背景知识第20-32页
    2.1 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等级第20-21页
    2.2 CTCS-2级和CTCS-3级下车载工作模式概述第21-22页
    2.3 Simulink/Stateflow简介第22-25页
        2.3.1 Simulink简介第22-23页
        2.3.2 Stateflow简介第23-25页
    2.4 形式化方法简介第25-31页
        2.4.1 形式化方法综述第25-27页
        2.4.2 形式化方法选取第27-30页
        2.4.3 时间自动机理论及其分析工具UPPAAL简介第30-31页
    2.5 小结第31-32页
3 场景分析法及其在列控系统的应用第32-44页
    3.1 场景分析方法简介第32-33页
    3.2 场景分析方法在列控系统中的应用第33页
    3.3 等级转换及模式转换叠加的复杂场景第33-39页
        3.3.1 CTCS-2级至CTCS-3级等级转换场景第33-35页
        3.3.2 FS至OS模式转换场景第35-36页
        3.3.3 等级转换及模式转换叠加的复杂场景第36-39页
    3.4 复杂场景研究方法第39-42页
        3.4.1 基于Simulink/Stateflow的列控系统建模和仿真流程第40-41页
        3.4.2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列控系统建模流程第41-42页
    3.5 小结第42-44页
4 基于Simulink的列控系统功能建模及仿真分析第44-74页
    4.1 复杂场景下列控系统模型约束第45-47页
    4.2 基于Simulink的列控系统模型实现第47-68页
        4.2.1 车载系统模型第47-57页
        4.2.2 RBC模型第57-64页
        4.2.3 TCC模型第64-65页
        4.2.4 司机模型第65页
        4.2.5 列车模型第65-66页
        4.2.6 TSRS、CTC仿真模型第66-68页
    4.3 基于Simulink的列控系统仿真模型功能正确性分析第68-71页
        4.3.1 模型正确性分析第68-71页
        4.3.2 与前人成果比较第71页
    4.4 等级转换、模式转换叠加的复杂场景仿真分析第71-73页
        4.4.1 仿真初始化条件第71-72页
        4.4.2 等级转换、模式转换叠加的复杂场景结果分析第72-73页
    4.5 小结第73-74页
5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功能验证分析第74-90页
    5.1 基于时间自动机理论列控系统模型实现第74-84页
        5.1.1 CTCS-2级至CTCS-3级等级转换场景下列控系统时间自动机模型第74-81页
        5.1.2 FS至OS模式转换场景下列控系统时间自动机模型第81-82页
        5.1.3 等级转换、模式转换叠加复杂场景下列控系统时间自动机模型第82-84页
    5.2 结果分析第84-89页
        5.2.1 CTCS-2级至CTCS-3级等级转换验证结果第85-86页
        5.2.2 FS至OS模式转换验证结果第86-89页
    5.3 小结第89-9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6.1 本文的工作第90页
    6.2 今后的研究工作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图索引第96-98页
表索引第98-100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硏究成果第100-10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HHT与SV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现金股利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