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1.1 强化传热的重要意义 | 第10页 |
1.2 强化传热的途径与分类 | 第10-11页 |
1.3 强化传热技术的新进展 | 第11-25页 |
1.3.1 无源强化传热技术的新进展 | 第11-23页 |
1.3.2 有源强化传热技术的新进展 | 第23-25页 |
1.4 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2 三维肋管 | 第26-34页 |
2.1 关三维肋管的介绍 | 第26页 |
2.2 三维肋管的研究情况 | 第26-32页 |
2.2.1 三维内肋管的强化传热 | 第26-30页 |
2.2.2 三维外肋管的强化传热 | 第30-32页 |
2.2.3 三维内外肋管的强化传热 | 第32页 |
2.3 存在的问题与本文的主要目的 | 第32-34页 |
3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34-43页 |
3.1 实验装置 | 第34-35页 |
3.2 实验过程 | 第35-36页 |
3.3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36-37页 |
3.3.1 雷诺数 | 第36-37页 |
3.3.2 换热系数 | 第37页 |
3.3.3 努谢尔特数 | 第37页 |
3.3.4 范宁摩擦系数 | 第37页 |
3.4 正交试验设计 | 第37-43页 |
3.4.1 引言 | 第37-38页 |
3.4.2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 第38页 |
3.4.3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 第38-42页 |
3.4.4 小结 | 第42-43页 |
4 肋顺排三维内肋管换热与流阻特性研究 | 第43-56页 |
4.1 在层流区和过渡流区的热力性能研究 | 第43-48页 |
4.1.1 层流区中换热有效折点的临界雷诺数Recv的判别 | 第43-44页 |
4.1.2 在层流区和过渡流区换热与流阻特性研究 | 第44-48页 |
4.2 在紊流区的热力性能研究 | 第48-54页 |
4.2.1 在紊流区换热与流阻特性研究 | 第48-49页 |
4.2.2 肋顺排三维内肋管Re数对换热与流阻的影响 | 第49-51页 |
4.2.3 紊流区正交试验结果的常规分析 | 第51-54页 |
4.3 小结 | 第54-56页 |
5 肋螺旋排三维内肋管换热与流阻特性研究 | 第56-70页 |
5.1 在层流区和过渡流区的热力性能研究 | 第56-60页 |
5.1.1 层流区中换热有效折点的临界雷诺数Recv的判别 | 第56-57页 |
5.1.2 在层流区和过渡流区换热与流阻特性研究 | 第57-60页 |
5.2 在紊流区的热力性能研究 | 第60-68页 |
5.2.1 在紊流区换热与流阻特性研究 | 第60-62页 |
5.2.2 肋顺排三维内肋管Re数对换热与流阻的影响 | 第62-64页 |
5.2.3 紊流区正交试验结果的常规分析 | 第64-68页 |
5.3 小结 | 第68-70页 |
6 不同肋排列三维内肋管的热力性能比较与分析 | 第70-80页 |
6.1三 维肋尺寸对热力性能的影响 | 第70-76页 |
6.1.1 概述 | 第70-71页 |
6.1.2 肋顺排的肋尺寸对热力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6.1.3 肋叉排的肋尺寸对热力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6.1.4 肋螺旋排的肋尺寸对热力性能的影响 | 第73-74页 |
6.1.5 螺旋级数(N)对热力性能的影响 | 第74-75页 |
6.1.6 肋顺排的肋尺寸对热力性能的影响 | 第75-76页 |
6.2 热力性能关联式的比较 | 第76-78页 |
6.2.1 对流换热准则关系式 | 第76-77页 |
6.2.2 范宁摩擦系数准则关系式 | 第77-78页 |
6.3 小结 | 第78-80页 |
7 结束语 | 第80-83页 |
7.1 结论 | 第80-81页 |
7.2 进一步的工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