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2 培训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16-26页 |
2.1 车载子系统功能分析 | 第16-21页 |
2.1.1 车载子系统结构 | 第16-17页 |
2.1.2 车载子系统功能与场景流程 | 第17-18页 |
2.1.3 车载子系统工作模式 | 第18-20页 |
2.1.4 车载子系统模式转换 | 第20-21页 |
2.2 培训平台功能分析 | 第21-23页 |
2.2.1 培训对象与内容 | 第21-22页 |
2.2.2 培训方式 | 第22页 |
2.2.3 培训平台的基本功能 | 第22-23页 |
2.3 培训平台的功能划分 | 第23-24页 |
2.3.1 教学解析子系统 | 第23-24页 |
2.3.2 教学案例子系统 | 第24页 |
2.3.3 仿真驾驶子系统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培训平台的设计方案 | 第26-52页 |
3.1 总体设计方案 | 第26-27页 |
3.2 培训平台架构设计 | 第27-30页 |
3.2.1 架构分析比较 | 第27-28页 |
3.2.2 硬件架构设计 | 第28-29页 |
3.2.3 软件架构设计 | 第29-30页 |
3.3 教学解析子系统设计 | 第30-40页 |
3.3.1 模式转换模块 | 第30-35页 |
3.3.2 场景流程模块 | 第35-40页 |
3.3.3 教学说明模块 | 第40页 |
3.4 教学案例子系统设计 | 第40-41页 |
3.4.1 教学案例选取 | 第40页 |
3.4.2 站场图显示模块 | 第40-41页 |
3.4.3 数据管理模块 | 第41页 |
3.5 仿真驾驶子系统设计 | 第41-49页 |
3.5.1 列车动力学模型 | 第41-44页 |
3.5.2 模拟驾驶台模块 | 第44-46页 |
3.5.3 车载设备功能模块 | 第46-49页 |
3.5.4 DMI显示模块 | 第49页 |
3.6 培训平台的接口设计 | 第49-50页 |
3.6.1 教学案例子系统与教学解析子系统的接口设计 | 第49-50页 |
3.6.2 仿真驾驶子系统与教学案例子系统的接口设计 | 第5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培训平台的实现 | 第52-74页 |
4.1 开发环境介绍 | 第52-53页 |
4.2 使用环境介绍 | 第53-54页 |
4.3 教学解析子系统的实现 | 第54-59页 |
4.3.1 模式转换的实现 | 第54-56页 |
4.3.2 场景流程的实现 | 第56-58页 |
4.3.3 教学说明的实现 | 第58-59页 |
4.4 教学案例子系统的实现 | 第59-63页 |
4.4.1 教学案例的实现 | 第59-60页 |
4.4.2 站场图显示的实现 | 第60-63页 |
4.5 仿真驾驶子系统的实现 | 第63-66页 |
4.5.1 列车速度计算的实现 | 第63-64页 |
4.5.2 模拟驾驶台的实现 | 第64-66页 |
4.6 系统接口的实现 | 第66页 |
4.7 ASP.NET在培训平台中的关键问题 | 第66-68页 |
4.7.1 定时器选用问题 | 第67页 |
4.7.2 客户端界面闪烁问题 | 第67-68页 |
4.7.3 平台在线发布问题 | 第68页 |
4.8 培训平台的使用界面 | 第68-71页 |
4.9 培训平台的试用情况 | 第71-72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主要工作与总结 | 第74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附录A | 第78-80页 |
附录B | 第80-92页 |
图索引 | 第92-94页 |
表索引 | 第94-96页 |
作者简历 | 第96-10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