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哲学思想的特征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6-18页 |
第一节 《文子》研究综述 | 第6-16页 |
一 《文子》著录情况 | 第6-7页 |
二 文子其人概述 | 第7-10页 |
三 《文子》其书概述 | 第10-13页 |
四 《文子》思想概述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本文拟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 拟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道论 | 第18-37页 |
第一节 本原论 | 第18-29页 |
一 老、文本原论的比较 | 第18-23页 |
二 道、气关系的流变情况 | 第23-29页 |
第二节 本体论 | 第29-37页 |
一 老、文本体论的比较 | 第29-33页 |
二 道、德关系的流变情况 | 第33-37页 |
第三章 人论 | 第37-54页 |
第一节 人性论 | 第37-45页 |
一 庄、文人性论的比较 | 第37-42页 |
二 人性观念的流变情况 | 第42-45页 |
第二节 修养工夫论 | 第45-54页 |
一 庄、文修养工夫论的比较 | 第45-50页 |
二 修养工夫观念的流变情况 | 第50-54页 |
第四章 政论 | 第54-77页 |
第一节 道治思想 | 第54-64页 |
一 黄老、文无为论的比较 | 第54-58页 |
二 无为观念的流变情况 | 第58-64页 |
第二节 法治思想 | 第64-77页 |
一 黄老、文法治论的比较 | 第64-72页 |
二 德治、法治关系的流变情况 | 第72-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