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论文

养殖斑石鲷黑身病的病原病理学及药物干预下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0页
    1.斑石鲷的生物学特征与养殖现状第14-15页
        1.1.分类地位第14页
        1.2.形态特征第14-15页
        1.3.生活习性第15页
        1.4.食疗价值第15页
        1.5 养殖现状第15页
    2.斑石鲷病害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2.1 斑石鲷细菌性疾病第15-16页
        2.2 斑石鲷病毒性疾病第16页
        2.3 斑石鲷寄生虫性疾病第16页
    3.鱼类肠道菌群结构的研究概述第16-18页
        3.1 鱼类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第16-17页
        3.2 影响鱼类肠道菌群的因素第17页
        3.3 鱼类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4.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斑石鲷黑身病的病原学研究第20-32页
    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1.1 实验用鱼第20页
        1.2 主要试剂第20-21页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1页
    2 实验方法第21-24页
        2.1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第21页
        2.2 人工感染实验第21-22页
        2.3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与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第22页
        2.4 病原菌的 16S rDNA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第22-23页
        2.5 药敏实验第23-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3.1 患病鱼症状第24-25页
        3.2 菌株培养形态第25页
        3.3 人工感染结果第25-26页
        3.4 病原菌生理生化特性第26-27页
        3.5 16S rDNA扩增结果及系统发育分析第27-28页
        3.6 药敏实验结果第28-29页
    4 讨论第29-32页
第三章 斑石鲷黑身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第32-45页
    1 实验材料第32-33页
        1.1 实验用鱼第32页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第32-33页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33页
    2 实验方法第33-35页
        2.1 石蜡切片与电子显微切片的取样第33页
        2.2 石蜡切片的制作与观察第33-34页
        2.3 电子显微切片的制备与观察第34-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42页
        3.1 组织病理变化第35-40页
        3.2 超微病理变化第40-42页
    4 讨论第42-45页
第四章 不同健康程度及氟苯尼考干预下斑石鲷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分析第45-57页
    1 实验材料第45-46页
        1.1 实验用鱼第45-46页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6页
    2 实验方法第46-47页
        2.1 细菌总DNA提取第46页
        2.2 高通量测序分析第46-47页
        2.3 数据分析第4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7-53页
        3.1 基于 16S rDNA测序的细菌多样性分析第47-49页
        3.2 菌群结构组成及相对丰度分析第49-51页
        3.3 各样品中细菌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第51-53页
    4 讨论第53-57页
第五章 小结第57-59页
    1 本文主要结论第57页
    2 研究创新点第57-58页
    3 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校园暴力问题的干预对策研究
下一篇:德国反思文学的承前启后之作--论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