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材料论文--水工混凝土和砂浆论文--水工混凝土论文

水工混凝土开裂试验系统、动强度率效应及三轴剪切特性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1 绪论第14-30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6页
        1.2.1 混凝土收缩开裂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2 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研究现状第18-24页
        1.2.3 塑性混凝土剪切特性研究现状第24-26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26-30页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7-28页
        1.3.2 本文的创新点第28-30页
2 新型混凝土圆环约束开裂试验装置的理论基础第30-53页
    2.1 圆环约束开裂试验原理第30页
    2.2 圆环约束问题的基本方程第30-31页
    2.3 温度应力分析第31-46页
        2.3.1 温度应力的理论分析第31-35页
        2.3.2 钢环线膨胀系数对钢环和混凝土环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影响第35-43页
        2.3.3 钢环厚度对钢环和混凝土环环向应力的影响第43-44页
        2.3.4 温降大小对钢环和混凝土环环向应力的影响第44-45页
        2.3.5 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对钢环和混凝土环环向应力的影响第45-46页
    2.4 干缩应力分析第46-52页
        2.4.1 干缩应力的理论分析第46-49页
        2.4.2 混凝土干缩应变值对钢环和混凝土环环向应力的影响第49-50页
        2.4.3 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对钢环和混凝土环环向应力的影响第50-51页
        2.4.4 干燥收缩的影响分析第51-52页
    2.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3 新型混凝土圆环约束开裂试验系统研制第53-69页
    3.1 混凝土裂缝种类第53页
    3.2 影响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因素第53-55页
    3.3 设备选型及物理验证试验第55-67页
        3.3.1 设备选型第55-57页
        3.3.2 试验原材料第57-59页
        3.3.3 试验步骤第59-60页
        3.3.4 不同钢环厚度因素对比试验第60-61页
        3.3.5 不同温降大小因素对比试验第61-67页
    3.4 试验方法的确定第67-68页
    3.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4 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试验第69-92页
    4.1 试验设计第69页
    4.2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早期温度收缩开裂的影响第69-74页
        4.2.1 试验设计第69-70页
        4.2.2 试验结果汇总及分析第70-73页
        4.2.3 小结第73-74页
    4.3 外加剂对混凝土早期温度收缩开裂的影响第74-77页
        4.3.1 试验设计第74页
        4.3.2 试验结果汇总及分析第74-77页
        4.3.3 小结第77页
    4.4 坍落度对混凝土早期温度收缩开裂的影响第77-79页
        4.4.1 试验设计第77-78页
        4.4.2 试验结果汇总及分析第78-79页
        4.4.3 小结第79页
    4.5 骨料类型对混凝土早期温度收缩开裂的影响第79-82页
        4.5.1 试验设计第79页
        4.5.2 试验结果汇总及分析第79-82页
        4.5.3 小结第82页
    4.6 纤维对混凝土早期温度收缩开裂的影响第82-84页
        4.6.1 试验设计第82页
        4.6.2 试验结果汇总及分析第82-83页
        4.6.3 小结第83-84页
    4.7 养护强度(龄期)对混凝土早期温度收缩开裂的影响第84-86页
        4.7.1 试验设计第84页
        4.7.2 试验结果汇总及分析第84-86页
        4.7.3 小结第86页
    4.8 混凝土干燥收缩开裂试验研究第86-90页
        4.8.1 试验设计第87页
        4.8.2 试验结果汇总及分析第87-90页
        4.8.3 小结第90页
    4.9 本章小结第90-92页
5 混凝土动态弯拉特性及动强度提高机理研究第92-107页
    5.1 混凝土材料动强度提高的机理及解析理论第92-97页
        5.1.1 混凝土材料静动强度差异的机理第92-93页
        5.1.2 断口的粗糙度对脆性材料静、动强度的影响机理第93-94页
        5.1.3 不均匀性对脆性材料抗折静、动强度的影响机理第94-95页
        5.1.4 举例说明第95-97页
        5.1.5 骨料率对混凝土冲击动强度的影响第97页
    5.2 试验设计第97-98页
        5.2.1 试验原材料第97-98页
        5.2.2 试件制备第98页
    5.3 混凝土梁三点弯试验第98-104页
        5.3.1 液压试验法第98-100页
        5.3.2 冲击试验法第100-101页
        5.3.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01-104页
    5.4 混凝土动强度提高机理的数值试验验证第104-105页
    5.5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6 塑性混凝土三轴剪切特性试验研究第107-122页
    6.1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设计第107-109页
        6.1.1 试验原材料第107-108页
        6.1.2 配合比设计第108页
        6.1.3 试验内容第108-109页
    6.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09-113页
        6.2.1 应力-应变曲线第109-110页
        6.2.2 破坏摩尔圆及强度包络线第110-112页
        6.2.3 应变-体变曲线第112页
        6.2.4 试件破坏形态第112-113页
    6.3 常规三轴应力条件下塑性混凝土强度准则第113-115页
    6.4 常规三轴应力条件下塑性混凝土变形特性第115-120页
        6.4.1 膨润土与水泥掺比对E0.5的影响第115-116页
        6.4.2 膨润土与水泥掺比对峰值应变的影响第116-117页
        6.4.3 膨润土与水泥掺比对体积应变的影响第117-118页
        6.4.4 膨润土与水泥掺比对模强比的影响第118-119页
        6.4.5 Duncan-chang本构模型第119-120页
    6.5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22-125页
    7.1 结论第122-123页
    7.2 展望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5页
附录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类型构造煤储气特征及采气优选方案分析
下一篇:原边反馈无辅助绕组LED恒流驱动芯片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