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事故及救护论文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选址多目标决策方法设计及应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6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20-21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1-23页
        1.3.1 研究内容第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3.3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22-23页
    1.4 技术路线第23页
    1.5 本章小结第23-26页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第26-32页
    2.1 选址理论第26-27页
    2.2 应急管理理论第27-28页
    2.3 决策理论第28-29页
    2.4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相关概念第29-31页
        2.4.1 煤矿矿区的概念第29-30页
        2.4.2 应急救援站的概念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现状与选址决策存在的问题第32-42页
    3.1 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第32-36页
    3.2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现状第36-38页
        3.2.1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装备现状分析第36-38页
        3.2.2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布局现状分析第38页
    3.3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选址问题分析第38-39页
        3.3.1 应急救援站数量不足第38-39页
        3.3.2 应急救援站覆盖领域划分不明第39页
        3.3.3 应急救援站选址规划随意第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2页
4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特征及选址决策影响因素分析第42-54页
    4.1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的特征分析第42-48页
        4.1.1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组织系统组成第42-43页
        4.1.2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应急管理内容第43-44页
        4.1.3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运作流程第44-48页
    4.2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选址决策原则第48-49页
    4.3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选址决策影响因素分析第49-52页
        4.3.1 救援时效性因素第50页
        4.3.2 成本因素第50-51页
        4.3.3 应急救援服务覆盖范围因素第51页
        4.3.4 易接近性因素第51-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5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选址多目标决策方法设计第54-72页
    5.1 选址决策可量化目标确定第55-56页
        5.1.1 最大时间最小化目标第55-56页
        5.1.2 应急救援站数量最小化目标第56页
        5.1.3 覆盖最大化目标第56页
        5.1.4 总时间最小化目标第56页
    5.2 多目标选址决策模型约束条件确定第56-63页
        5.2.1 位置集合覆盖问题及模型约束条件第57-58页
        5.2.2 广义最大覆盖问题及模型约束条件第58-60页
        5.2.3 P-中心问题及模型约束条件第60-61页
        5.2.4 P-中值问题及模型约束条件第61-63页
    5.3 选址多目标决策模型构建第63-65页
    5.4 非支配遗传算法 NSGA-II第65-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6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选址决策方法应用第72-94页
    6.1 A 煤矿矿区简介第72-73页
    6.2 A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选址决策第73-88页
        6.2.1 A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选址问题描述第73-74页
        6.2.2 原始数据处理第74-77页
        6.2.3 选址决策多目标模型构建第77-79页
        6.2.4 选址决策模型求解及决策结果第79-88页
    6.3 煤矿矿区应急救援站选址决策方法应用效果分析第88-89页
    6.4 应急救援站发展建设的保障措施第89-92页
        6.4.1 加强应急救援站相关人员的培训第89-91页
        6.4.2 科学调整应急救援站的布局第91页
        6.4.3 促进应急救援站与各方的协作第91-92页
    6.5 本章小结第92-9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水型城市绿道系统规划方法与应用
下一篇:县域绿道系统构建的理论与实践--以安徽省全椒县绿道系统构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