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 1.1 引言 | 第8页 | 
| 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3.1 采空区地表塌陷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2 滑坡地质灾害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4 本文研究工作 | 第11-13页 | 
| 第2章 工程概况 | 第13-27页 | 
| 2.1 地理位置及占地范围 | 第13-16页 | 
| 2.2 项目类型及平面布置 | 第16页 | 
| 2.3 地质环境条件 | 第16-25页 | 
| 2.3.1 水文及气象条件 | 第16-17页 | 
| 2.3.2 地形地貌 | 第17页 | 
| 2.3.3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7-18页 | 
| 2.3.4 构造与地震 | 第18-25页 |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5-26页 | 
| 2.4.1 第四系孔隙潜水 | 第25页 | 
| 2.4.2 基岩裂隙水 | 第25页 | 
| 2.4.3 地下水的径流、排泄条件 | 第25-26页 | 
| 2.5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 第26-27页 | 
| 第3章 地质灾害现状 | 第27-43页 | 
| 3.1 概述 | 第27-29页 | 
| 3.2 地表塌陷 | 第29-31页 | 
| 3.3 地裂缝和不均匀沉降 | 第31-32页 | 
| 3.4 滑坡 | 第32页 | 
| 3.5 地质灾害预评估 | 第32-43页 | 
| 3.5.1 地面沉陷及地裂缝 | 第33-39页 | 
| 3.5.2 滑坡 | 第39-40页 | 
| 3.5.3 厂区地质灾害分级与分区 | 第40-43页 | 
| 第4章 西露天矿开采对厂区地面变形影响预测分析 | 第43-52页 | 
| 4.1 概述 | 第43页 | 
| 4.2 分析方法及过程 | 第43-44页 | 
| 4.2.1 建立模型 | 第43-44页 | 
| 4.2.2 检验模型精度 | 第44页 | 
| 4.3 计算结果 | 第44-5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5章 西露天矿开采对厂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及预测 | 第52-69页 | 
| 5.1 概述 | 第52页 | 
| 5.2 基本原理 | 第52-53页 | 
| 5.3 数值计算流程图 | 第53页 | 
| 5.4 计算模型 | 第53-56页 | 
| 5.4.1 几何模型 | 第53-55页 | 
| 5.4.2 数值模型 | 第55-56页 | 
| 5.5 计算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 | 第56页 | 
| 5.6 模型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56-68页 | 
| 5.6.1 研究区厂区年平均位移量 | 第56-60页 | 
| 5.6.2 年水平方向位移云图及垂直方向位移云图 | 第60-63页 | 
| 5.6.3 2010 年应力状态分析 | 第63-65页 | 
| 5.6.4 年塑性区域分布 | 第65-66页 | 
| 5.6.5 各年西边坡潜在滑移面位置及安全系数 | 第66-68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6.1 结论 | 第69页 |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