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学者对问题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学者对问题的研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及手段 | 第15-16页 |
第2章 企业合并的概念和分类 | 第16-18页 |
2.1 企业合并的概念 | 第16页 |
2.2 企业合并的分类 | 第16-18页 |
2.2.1 按合并方式分类 | 第16-17页 |
2.2.2 按合并行业的特征划分 | 第17-18页 |
第3章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 第18-25页 |
3.1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 第18-20页 |
3.1.1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概念 | 第18-19页 |
3.1.2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3.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 第20-21页 |
3.2.1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概念 | 第20页 |
3.2.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3.3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演变 | 第21-23页 |
3.4 其他各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规范 | 第23-25页 |
3.4.1 国际会计准则 | 第23页 |
3.4.2 美国 | 第23页 |
3.4.3 英国 | 第23-24页 |
3.4.4 日本 | 第24页 |
3.4.5 加拿大 | 第24-25页 |
第4章 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 | 第25-30页 |
4.1 权益结合法 | 第25页 |
4.2 购买法 | 第25-26页 |
4.3 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的比较 | 第26-30页 |
第5章 我国国有企业合并中会计方法的历史沿革 | 第30-33页 |
5.1 我国国有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发展 | 第30页 |
5.2 我国国有企业分类 | 第30-31页 |
5.3 国有企业合并特点 | 第31-32页 |
5.4 国企合并的意义 | 第32-33页 |
第6章 合并会计方法选择对公司绩效影响实证研究 | 第33-51页 |
6.1 样本选择以及财务指标选取 | 第33页 |
6.2 实证研究 | 第33-48页 |
6.2.1 样本数据处理及检验分析 | 第34-35页 |
6.2.2 提取公因子 | 第35-38页 |
6.2.3 确定主成分 | 第38-41页 |
6.2.4 因子载荷矩阵 | 第41-45页 |
6.2.5 综合得分函数 | 第45-48页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6.4 对于会计方法选择产生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 第49-51页 |
第7章 权益结合法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和弊端及解决方法 | 第51-55页 |
7.1 权益结合法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 | 第51-52页 |
7.2 权益结合法使用的弊端 | 第52-53页 |
7.3 国有企业合并会计处理问题解决方法 | 第53-55页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