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的缘起 | 第12-15页 |
1.1.1 实验是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2-13页 |
1.1.2 对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实验培训的思考 | 第13-14页 |
1.1.3 高考改革和学科竞赛政策调整 | 第14-15页 |
1.2 有关高中化学竞赛实验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2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2.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3.1 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2.3.2 调查法 | 第19页 |
2.3.3 观察法 | 第19-20页 |
第3章 与化学竞赛实验培养相关的理论 | 第20-27页 |
3.1 化学实验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 | 第20-21页 |
3.2 影响化学实验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 第21-23页 |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25页 |
3.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5-27页 |
第4章 高中化学竞赛实验能力要素体系建构 | 第27-44页 |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7-28页 |
4.1.1 实验 | 第27页 |
4.1.2 能力 | 第27页 |
4.1.3 化学竞赛实验能力 | 第27页 |
4.1.4 化学竞赛实验能力培养 | 第27-28页 |
4.2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试题分析 | 第28-35页 |
4.2.1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实验大纲规定的考查内容 | 第28-29页 |
4.2.2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湖南省代表队选拔赛近三年实验试题分析 | 第29-31页 |
4.2.3 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实验试题分析 | 第31-33页 |
4.2.4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试题分析 | 第33-35页 |
4.3 高中化学竞赛实验的个性特征 | 第35-39页 |
4.3.1 高中化学竞赛实验是特殊领域的化学科学实验 | 第35-38页 |
4.3.2 高中化学竞赛实验与高考化学实验的联系与区别 | 第38-39页 |
4.3.3 高中化学竞赛实验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的联系与区别 | 第39页 |
4.4 化学竞赛学生实验能力构成要素体系 | 第39-44页 |
第5章 高中化学竞赛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44-63页 |
5.1 研究工具 | 第44页 |
5.1.1 问卷编制 | 第44页 |
5.1.2 访谈提纲 | 第44页 |
5.1.3 观察提纲 | 第44页 |
5.2 研究对象 | 第44-45页 |
5.2.1 问卷调查对象 | 第44-45页 |
5.2.2 访谈对象 | 第45页 |
5.2.3 观察对象 | 第45页 |
5.3 研究过程实施 | 第45-52页 |
5.3.1 观察记录 | 第45页 |
5.3.2 问卷调查 | 第45-46页 |
5.3.3 访谈调查实录 | 第46-52页 |
5.3.4 结果处理 | 第52页 |
5.4 初步结论、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52-63页 |
5.4.1 现状分析 | 第52-59页 |
5.4.2 问题成因分析 | 第59-63页 |
第6章 高中化学竞赛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策略 | 第63-79页 |
6.1 实验兴趣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路径 | 第63-71页 |
6.1.1 重视榜样示范 | 第63-65页 |
6.1.2 知识和能力有意义建构策略 | 第65-67页 |
6.1.3 拓展实验培训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第67-71页 |
6.2 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有效途径 | 第71-74页 |
6.2.1 建立科学培训机制 | 第71-73页 |
6.2.2 加强学生反思能力培养 | 第73-74页 |
6.3 重视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第74-75页 |
6.4 重视实验数据的规范处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 第75-76页 |
6.5 实验培训内容系列化和目标层次化,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 | 第76-79页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第79-8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9-80页 |
7.2 研究不足 | 第80-81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 | 第85-89页 |
附录1 | 第85-87页 |
附录2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